选摘
每付出一张钞票,都是在跟一小部分自由说再见。如果你时薪20美元,那么一杯4美元的咖啡会花掉你12分钟的劳动所得;一个800美元的iPad则需要你工作一周;一辆4万美元的新车,会用掉你一整年的自由。
当生命逐渐走向尾声,你觉得自己想要的是一辆车,还是多一年的时间?这不是说我们必须避开咖啡、电子产品或汽车,问题在于我们不加思考地将物品带入生活。在决定购买之前,你应当问自己以下6个问题。
1.它是买给谁的?是买给自己的吗?
如果真是为自己而买,而且买后能增添有意义的价值,那么,买就是了。但如果答案相反,那么,你恰恰是在阻碍自己追求自由。
2.它会给生活增添价值吗?
我拥有的物品不多,但每样都能为生活增添价值。也就是说,我拥有的每件物品,要么是一种工具,要么能赋予生活积极的审美价值。我会问自己,物品能否发挥功用?能否以有意义的方式为我带来快乐?如果不能,那就不买。
3.我是否负担得起?
如果你不得不刷信用卡来买单,或者需要为此融资,那最好还是把它留在商场的橱窗里吧。
4.这是这笔钱最好的用途吗?
换言之,这笔钱还能用来干什么?你或许负担得起那条昂贵的牛仔裤,但这笔钱用在别处会不会更好?例如,用于旅行或学一门技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停止这次购买行为。
5.它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一件物品的真实成本远不及价格标签上的数字。实际上,我们要为一件物品付出的代价远超它的售价。储存、维护、清理、洗涤、充电、修理……每一样都是花费。这还没算上难以量化的感情和心理成本。把所有这些加起来,我们就能理解实际成本是多少,同时还会意识到,即便付得起前期费用,我们也可能负担不起总成本。
6.最好的自己会买这个吗?
几年前,我的朋友莱斯利在杂货铺的结账队伍里,摸索着钱包拉链,准备来一场冲动消费。排队等待的时间让她有机会对手中的东西提出质疑。她仔细掂量着这些东西,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换作乔舒亚,他会买这个物品吗?不会。然后,她将物品放回了货架。
听她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我深感荣幸,随即想到,多问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会从中获益: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那个自己会怎么做?如果他或是她都不会买,那么你也不该买。
在购买物品前,请问自己这6个问题。这个习惯将令你和家人受益——减少家里的杂物,把钱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毕竟,最简单的整理术就是别把东西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