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文章中给大家大致介绍了关于如何取姓名的基本情况,接下来的几期会集中说说大众取名的误区。
一代人的名字往往带有特殊的标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故事。往远了说,魏晋南北朝人名中如玄、慧、法等字印证了当时的文化交融,往近了说,四五十年代的“建国”“立军”,六七十年代的“永革”“卫东”还有八九十年代的“春梅”“伟鹏”都是历史的见证人。
这样日子一长,人们难免发现不对。因为这样取名重名率也太高了,到人多的地方吼一嗓子,能叫来好几个。
于是重名的这一代发誓自己的儿女不要再重蹈覆辙。
很奇怪,汉字千千万,人们又偏偏同时选中“萱”“涵”“紫”“轩”“亚”等十几个字,组合来组合去,总还是逃不出这个怪圈。
于是很多人想到了更好的办法——用别人想不到的字。这是个好办法,但一旦滥用,就会得不偿失。因为别人不仅想不到,而且也认不出。
举个例子,数学天才何猷君是澳门赌王何鸿燊的众多儿子之一,这“猷”和“燊”字在如今都算是生僻字,一般人第一次见到很难直接叫出。尽管寓意丰富,猷有谋划之意,燊是旺盛的意思,但要论响亮程度,则实属一般。
当然,特殊的商界地位使得大众对其名字的敏感度提高了,可是普通人若是拥有“独一无二”的名字,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麻烦。
孩子到了要上户口的年纪了,工作人员说“这个字录不上”;孩子上学了,第一次上课的老师总也叫不出名字,孩子容易被冷落;到外面用餐、培训甚至拿药时,便会遭遇被别人直呼“王某瑜”“李金某”的尴尬。
要知道因为生僻字带来的关注不会长久,而因为生僻字带来的麻烦却无穷无尽。
况且所谓生僻字也是有等级的。
赟、甯、垚、昱等字好在出现次数较多,不至于无人知晓。而汵、忞、皛之类寓意虽好却过于不常见的字就要谨慎使用了,如果不是对个人而言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建议不要使用这些字用作名字。
这就是很多人一开始就会犯的错误,使用过于生僻的字要来博得关注。
切记,每个人的名字是代号,代号的好赖取决于叫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关注我,不定时更新,但一定会更新。
(以上提及姓名只为举例说明问题,如有冒犯敬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