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创造业绩的思想基础,更是衡量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观念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深刻领悟“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努力以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用正确的政绩观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为公还是为私,是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现在有些干部无视纪律规矩,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人情不讲公平、讲私利不讲党性,公私不分、公权私用、以权谋私,心安理得占公家便宜,不择手段化公为私。有的喜欢说空话、干花活、抢头功、耍心眼,为个人政绩“捞资本”,为个人升迁“争筹码”,这种以个人功名私利为先的错误政绩观,必然使人误入歧途,走上贪腐之路。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坚定党性原则,摒弃私心杂念,把权力看作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一种约束、一种风险,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坚决反对一切只为自己留名、只图自己升官的从政行为,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用正确的政绩观做好造福人民的政绩。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既要看当下的成绩,还应该看离任后当地群众的反应,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一些领导干部存在政绩冲动和浮躁心理,对周期长、见效慢的“潜绩”不大愿意投入精力,更喜欢在任期内看得见、叫得响的“显绩”上下功夫。有的把“新官上任三把火”变成了“三把火烧掉前任的账”,全盘推翻,重画蓝图,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看似有干劲有闯劲,实则是一种折腾和浪费。党的事业、国家的进步、人民的幸福都是在前人基础上接力推进的,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心怀“国之大者”,把“人民群众要什么”和“自己做什么”结合起来,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破除“政绩冲动”,不计较个人功名、不留“后遗症”,既多办一些群众期盼、近期能见效的事,又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事。
用正确的政绩观引领实干担当的作风。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的评价,是当今中国政治最直接、最生动、最真实的写照。党员干部作风是衡量党员党性修养是否优良的标尺,也是衡量干部政绩观是否正确的标尺。严明纪律规矩,既有利于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纪律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抓好制度执行,常怀敬畏之心,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要着眼长远,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任何时候都要管住自己,始终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