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更多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只懂皮毛,而不知其内涵。超个人心理学又提出自我超越,人生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孤独旅程,唯有不断自我超越才能克服每一个阶段带来的问题和困境。
在人生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的问题要去面对。但更多人的焦虑和浮躁是自己的心态和认知造成的。心态上的不成熟,不平衡,不淡定,不清醒,认知上的不准确,不全面,不深刻,归根结底是对事物缺乏深刻全面系统的认知,缺乏对事物的预见性与等待的耐心,缺乏自己一套成熟的价值体系,以及对整个世界自身的定义。提到三观的问题貌似都很扯,但是静下心来,将焦躁的心放回心脏,重启大脑的理智运转,你会发现自己的焦躁源于自己的无知,很多时候面对棘手的问题,更多的用的是右脑而非左脑,大脑中启动的是情绪尚未找到解决方法,却选择盲目跟随集体无意识的洪流,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焦虑。
海德受东方佛学思想的吸引,佛陀认为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被困在他所憎恨的事物上,或是因为他不能获得他之所爱。因此,人生往往是为摆脱这些不幸不断地作出努力的过程。他受此影响提出平衡理论。平衡理论设主体本人为P,他以外的其他人为O,事件为X,这三者构成了环状的封闭系统,被称为P-O-X三角。处在三角某一端点的因素都与另外两个端点的因素有某种关系。这些关系的特点是由主体P的认知和态度决定的。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时候,有幸遇到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老师,用柏拉图生动的一句话解释了平衡理论的内涵。“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上学的时候认为是百无一用的话,现在发现居然是一句至理名言。
显然平衡理论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平衡。人具有社会属性,自然避免不了人际关系的交往。而快速与人形成良好的关系与吸引,必定是展现共同的爱好与价值观,假设P与O初次见面,为了形成良好的平衡,必定需要一个稳固两人关系的事件与桥梁,那么事件X必定成为两个和谐或者分歧的桥梁。此时,若双方对于X展现出同样的热情与偏好,那么P与O之间的关系会从直线关系转向更加趋近的距离,用形状和角度进行描述,即由180度的直线变为钝角,甚至是锐角的关系,从而P与O之间的直线距离也逐渐缩短。当然如果在X事件上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或者是相反的态度,那么P与O在此时间上是缺乏共同的偏好与认知的,那么双方的关系可能是君子之交或者毫无关联的。当然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导致不存在性格,秉性,爱好等意趣完全一致的人,但是却存在有大量的偏好一致,意趣相投,交集较多的人,这样的人通常会成为彼此的好友或是伴侣。这是另一个问题了,虽然很sweet,但不在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内了。
重回海德的平衡理论,假设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坚持真理这件事情上吾与吾师产生分歧,必定造成P产生焦虑情绪,此时P需要对认知进行调整,或是说服O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是接受O的观点,或是产生退却,在此时“真理X”事件上,双方产生一个分歧,这是矛盾与冲突的一个表现。以此类推,你喜欢一个漂亮的女生,希望能够获得与之共度一生的机会,那么支撑你们关系的X事件可能是双方志趣相投,在三观上有较大的重合,或者是彼此能够满足对方的幻想或者需要,而这个幻想和需要的满足是匹配的,真实存在的,这样更容易获得更长久的稳定的关系。
当然建立关系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主要是维系关系是反人性的。大脑的网状结构存在,使得我们容易对熟悉的单一的事物厌倦,转而追求更加新鲜、刺激的事物,所以越是熟悉的越容易成为左右手。当然如果双方共同热爱的X事件里还有一项“自由”,那就需要太高难度的配合与舞蹈了。当然朋友之间的这种距离最为轻松舒适,不需要双方负责,不需要过多干涉到私人自我意识的空间,但涉及到更进一步的关系便成了甜蜜的负担。双方的情绪互相传染,影响,困扰,甚至是攻击的时候,关系就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此时的针尖对麦芒与昔日的你侬我侬想对比,会让人萌生退意和决裂,一段关系的终结或者断裂。当然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相爱但是互相伤害。如果双方不愿意共同寻求一致的意见,那必定导致分道扬镳,从而开始下一段循环,总之这破碎残缺的人生,总是由我们残缺的认知造成的,所以无论对于谁,我们也没有理由忍心责怪,毕竟我们曾经试图努力过,毕竟曾经有过那么多交集的X。
其实既然存在左脑的理性空间,必定需要右脑的感性来欣赏理性之美。右脑的热情与开阔,超越与想象,自然需要理性的手段与方式去实现。那左右脑的平衡也许会让认知更加全面,认知全面之后情绪也会更加稳定,如此便可进入相对平和的状态。最怕的是拒绝沟通,最怕空气突然的安静,最怕独自一人暗夜里孤独落泪,最怕的是你明明想要还矢口否认与拒绝。当然如果你是个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悲剧,那人为的切断一段关系造成的刻骨铭心足够你吸食满足一段精神之瘾,也未尝不可。因为人生本不是喜剧,大家不过苦中作乐。
好像就那么轻易的原谅了,好像就那么轻易的忘却了。愿你心有余力,且元气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