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购买了混沌大学会员,上了人生中第一堂网络大学课程,心里有点小激动,今天就我们“校长”李善友老师的《认知升级之第一原理》课堂中的“刻意练习”谈下自己的感想。
首先善友老师推荐大家读一本由知乎大V采铜写的叫做《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书,正好在听这趟课之前我就已经看过,所以我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下,这本书有点像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朋友》,运用各种方式教大家如何建立平衡的时间观、如何解决选择的困难、如何成为高效的学习者、如何借助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才能,直到最后开启自己的成功之路。字数不多,但是字字戳人心。
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天不去《得到》里面学个一两个小时,不去微信公众号里面看几篇文章,每天不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几百个字,就会觉得几天过的很LOW,甚至叹息今天浪费了生命。这肯定是个好事情,查理芒格就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也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但是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的书,上过那么多的课,依然你没有什么卵用呢?这是绝大多数”终身学习者“面临的囧境。
我们都知道有个”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你只要重复练习一件事情一万小时你就会成为该行业专家,但是这个理论是有缺陷的,低水平的重复联系确实能带来熟练的技能,但同时会让人沉湎于技能带来的自满中,不再进步,不再思考,甚至变得麻木,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但一旦技能”到“不想用就”巧“的份上,也许你在这个领域的水平也就那样啦。研究表明,一旦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使再多练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所以说经验会让你掉进不思进取的舒适区,却并不能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专业选手与业余选手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都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而这里所说的”套路“就是刻意练习的产物。
对于刻意练习,我最佩服的就是李叫兽李进,一个90后,公司被百度一个亿收购了,然后又成为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他就是一个理论控,也是一个刻意练习控,他从小就坚信一个事,那就是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他上中学的时候经常打架,为了不打架,自己研究打架这个事背后的理论,最后他总结出打架的套路是:用坚硬打击柔软。3个月后,他成了学校谁也不敢惹的第一高手。所以,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方法论。
李进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掌握了一个”道理“之后,就会反复的运用到实际上去,通过实践得出结果,然后通过反复、刻意、长期的练习、把正确的套路内置到大脑中去。脑科学研究表明,如果经常通过刻意的思维训练激发某几个神经元,最终这几个神经元会连在一起,成为一种脑结构。这就是刻意练习的生理基础,这个时候我们是真的能说,一项能力”长“在了我们的大脑中了。
最后一个刻意练习的关键就是”及时反馈“,为什么刘翔要有教练孙海平,为什么世界冠军都会有自己的教练,这是因为教练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你认清自己,特别重要的是让你在刻意练习的时候跨过舒适区,从而以更高的要求提高自己。
所以刻意练习不止是”学“,更多的是”习“,就是要求我们对事情本身的每个套路分解开,然后刻意练习,最后成为那个很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