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孩子作业时分不拖沓?哪个家长等孩子做作业时不喊骂?家有小儿的书房里,每天重复上演着这样急头白脸的剧情。矛盾能弱化吗?剧情能不能唯美一点?
儿子新学期,我第一次进行作业检查。一谈到“检查”二字,唯有家长对孩子作业的检查没有沾染例行公事的风气,是全情投入的。记录他的作业,记录他做作业犯的错,记录与儿子当天交流的片段,一个厚厚的日记本,翻开一页就是一天的日课,再读就能看到儿子每天的勤奋学习和母子交流的乐趣。
之前儿子做作业拖沓,在我出差回来后涛声依旧。我对孩子拖沓的问题,仔细地考虑一番,这个每天都在讨论,每天都寻找解决办法的问题,究竟是不是问题?
我认为“拖沓”是人的天性,不要总说小孩会拖沓,大人更是爱拖沓,爱得难舍难分,还不知悔改。我本人对拖沓的改邪归正也属实没有两年,不能要求一个心智未全,只会对游玩感兴趣的小孩反天性去“作业”。小孩子是不可能上升到自我提升,重塑新我的高度来战胜拖沓的。所以内化的管理方法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作业多是拖沓的直接导火索。一项一项,条理清晰,力透纸背的作业背后需要认认真真,高专注度,不掉以轻心地去完成,才能符合不拖沓的要求。那布置的作业条,写在纸上就占满A4纸,任谁看了没有心理压力?何况是小孩,何况是小孩。
家长永远急匆匆,对待孩子的作业比自己干的活急得多,对孩子的要求比对自己严格地多。如何解决拖沓与快速完成的要求之间的冲突?
无非两种办法:让孩子不拖沓,让家长的预期时间再长一点。
让孩子不拖沓,着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不是,请给我证明步骤,证明它是真命题。如果是伪命题,那孩子的拖沓自然就不用被治愈。孩子对任务无法高度集中到一点,永远不会像看电视一样的,你不要这样对比,这样对比伤身体。孩子对心中引起不适感的作业第一反应是躲避,躲避不了就是能拖就拖,拖不了,就一边写一边让自己放松一点。
我突然心生一计,想学学大师大神们的管理学,用其中的方法测试一下小儿,看看有没有管用的方法,看看哪种方法可以管用多长时间,这样一想,觉得小孩拖沓地有趣。我要去实践。
让家长的预期时间再长一点。冲突所起之处,必定是心理预期的PK,预期时间设的短促的一方肯定先急。家长越着急越觉得孩子慢,即使孩子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已经很快了;家长越着急越容易上火,上火就会让智商降下来,告别分析和赞美的能力,不客观,不鼓励,一意孤行,全然不注意方法论。如果能把等孩子的时间预期拉长一点,问题自然就向简单一端倾斜。
书中很多理论都是骗人的。总说家长变了什么风格,讲了个什么哲思的故事,理论联系实际的成效就一劳永逸。说什么道理轻松让孩子和家长就能实现既定目标,这些话大体都是文章写话的一种手段而已。
任何目标的实现只能在不断微调中,不断纠偏中一步步走正,一步步实现。什么这个理论哪个方法用在谁谁谁身上,仿佛公主和王子相遇,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论断,那都是童话,都是骗人的。同样的话题每天都会遇到,同样的引导隔三差五就会重复出现,做好这样的准备是督导孩子的前奏。但问题又来了,如何在磨磨唧唧和适时引导中间把握尺寸?反正教育的问题,说的深了,都是汗水。
教育从来就不可能一劳永逸的。教育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的千锤百炼。一天天的纠错,一天天的陪伴。陪着他错,陪着他改,陪着他慢,要教育先从教育自己来,用自己的行动展现给孩子看,你的急躁和他的拖沓一样都很难改,但是你还是在努力改。
说实话,你和他相比,你改的实在没法令人恭维,实在不出彩。
管理人去完成既定目标,本来就是比“午餐吃什么”这样的世界难题还要难。刻意强调了内化动力,就会忽视外在规则。孩子是没有多少持续的内化动力的,动力都是瞬间的,动力都是当时被夸赞出来的,转瞬即逝。所以我要去留意制定外部规则的管理学。希望我可以学有所成。
这是一篇自问自答的文章,以此为督促,去学学儿童管理学,儿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