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曼彻斯特,联想到的大多是足球或者老工业城市,这种定型似的看法是我前三次到英国都没有将其列入行程计划的原因。但对于球迷来说,这又是朝圣之地。我不是球迷,所以每次都自动排除掉曼彻斯特。现在看来,这就是真正的偏见。在没有亲身经历前,就自认为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都是偏见。是曼彻斯特的图书馆彻底打破了我的固见,不由想起《查令十字街84号》里海莲提到的一句话——大多数到英国的游客都带着先入之见,所以在英国他们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想去看的。反过来想,无论什么城市,不管贴着什么样的标签,只要去探索,总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就像曼彻斯特不仅仅有热血足球,还有历史沉淀的图书馆。这次我将着重记录曼彻斯特的四座图书馆。
一、曼彻斯特中央图书馆(Manchester Central Library)
中央图书馆是住在利物浦期间临时计划的曼彻斯特一日游时看到的,可谓是一见钟情。
宏伟的建筑一下车就映入眼帘,不容忽视,感觉整个彼得广场里,这就是最中心的存在,肯定是中央图书馆无疑。带着迈入雅典学院的激动心情进去后,新奇接踵而来。左右两侧的楼梯上都放置着图案不同的蜜蜂雕塑,大开眼界。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雕塑,心情也变得像小孩子一般有点雀跃。拿了纪念海报一看,知道曼彻斯特正在开展一个全城有“蜜”的活动,这些蜜蜂们都是由各个学校的学生们由社区或者单位赞助,自主设计制作的。这种活动真是新颖又有意义,学生们在创造自己学校的蜜蜂时群策群力,这不仅是了解自己学校历史宗旨的过程,带着弘扬社区和城市精神的心情去做本身也是一个教化的过程。中央图书馆还打出海报,以此活动为契机,设计了各种阅读活动和写作比赛,鼓励市民参与。以这样的艺术活动来倡导全民阅读的城市好像是第一次见到,曼彻斯特有点不一般。
看过蜜蜂,在进门大厅回头向上一望,看到了高高的彩色玻璃,又是一个意外。
以往但凡看到彩色玻璃,大多跟圣经故事有关,少许也有现代的抽象画,又或者是花鸟之类的。这大块玻璃上莎士比亚的半身像一眼可辨,再仔细看围绕莎士比亚的图都是他作品里的人物,这件彩色玻璃作品的主题是显而易见的了,中央图书馆以彩色玻璃突出了英国文豪莎士比亚的重要性,不就是突出了文学的重要性吗?来到图书馆的读者们,不经意间看到这彩色玻璃,赞叹其艺术之美时,自然也会领会其寓意。图书馆除了以书本来教化大众以外,这样的艺术点缀更是润物细无声。
除了彩色玻璃,图书馆里还有其他艺术展示,随时提醒着读者们。
一幅画图书馆的外景图告诉读者们,到图书馆可方便了,电车和公交都可以直达图书馆,还有什么理由不来图书馆呢?
楼梯台阶上的读书的女孩雕塑也提醒着大家:读书吧!在雕塑旁还有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接到读书女孩打来的电话,与你分享她是怎么从意大利来到曼彻斯特中央图书馆的,又是多么喜欢阅读的。连我这个老大不小的人都十分热衷试试给读书女孩打个电话,更不用说好奇心重的小孩子了,在单纯的赤子之心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对城市的发展一定是有益无害的。
连坐凳也是艺术品,每一个图标都在宣扬和激励阅读。原来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读书,去美术馆,去旅行,去仔细观看周遭也是一种阅读。
摆在藏书室的五彩象身上的汉字是不是提醒读者也要关注世界,扩展阅读的语种,将阅读的定义广义化。
在图书馆不一定要正襟危坐。大厅设了咖啡区,阅读是可以很悠闲的,又或者什么都不用读,坐在这里啜饮,让心暂时宁静一会儿。
图书馆大厅一处还放置了一台风琴,随意弹上一曲,给宁静一点音乐,聆听也是一种阅读了。
想要绝对安静的环境,古色古香的历史阅读室是最好的去处,可以看书,可以学习,可以工作,累了抬头望望穹顶,围绕穹顶的来自《圣经》的几句有关智慧的话一定会激励你继续努力。
从中央图书馆出来,我就是这样受到了激励,想再来曼彻斯特,后来胡冬大哥打来电话谈起曼彻斯特,他说他虽然不喜欢这个城市的市容,但曼彻斯特的确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让我更加笃定下一站去曼彻斯特呆上几天。就这样我在曼彻斯特见到的第一个图书馆引发了我后来再访曼彻斯特,因而见到了另外三个图书馆。
二、约翰瑞兰德图书馆(John Rylands Library )
约翰瑞兰德图书馆的建筑风格显然不同于中央图书馆,墙砖的颜色似乎像我们的容颜,显示了年纪几何。进入图书馆历史阅览室,瞬间时空大挪移,你会觉得你进入了一座中世纪的教堂,而非图书馆。
阅览室两头分别立着一男一女的雕像,通过中央介绍图书馆历史的展示柜得知,这是图书馆创始人和丈夫的雕像。
棉纺大亨约翰瑞兰德过世后给妻子留下一大笔钱,妻子就用这笔钱建了这个图书馆,以丈夫的名字命名。图书馆延续至今,对公众免费开放,大家都可以来这里学习,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做研究。
除了图书馆的建筑有特色以外,墙上的玻璃设计也是用意别致。玻璃采光充足,但特殊的纹路使得里面的人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于是就可以心无旁骛的看书学习了。这个用心算是良苦吧。
特别喜欢玻璃与阳光的辉映,看到洒进来的阳光,还有透过阳光的窗花尤为分明,心里竟是美滋滋的。
图书馆里还设有各种展览,免费参观,也有特别适合家庭参与的暑期特展。在这里看到一本狄更斯的《圣诞颂歌》,因为看过一部关于狄更斯创作这部小说的电影,看到这个展本还有点小小的激动。
后来听说瑞兰德图书馆因其建筑特色有好几部电影都在这里取景了,于是图书馆之旅的延伸将是回到家后找出电影来看看,像是饭后甜点一般,慢慢回味。
三、The Portico Library
这个图书馆年纪也不小,有200多年历史,格局特别的小,在街角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需要先在呼叫器处按门铃,有人应了后才能进去。
这个图书馆特别好玩的地方是一进门后,按图示上楼,楼梯转角处都有一把椅子以便腿不方便的人中途歇息,每一楼墙上都张贴有画,全是图书馆的内外景,一步一步朝楼上走时像是小时候看的那种可以动的连环画,令人怀旧。
最有意思的是还为马桶画了图,真的是还原了图书馆厕所的本来面目。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当然是亲自检验了的。
图书馆虽小,但却设了咖啡厅和展览厅,但是藏书处不得入内,只能远看。整个建筑看起来确是有些年头,像个年迈绅士的私人读书间。
因为图书馆就一间屋子,一览就无遗,但是图书馆里的展览还是挺有意思,艺术家从书架和大数据这两个概念出发,设计了一些展示,探讨电子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在帮助我们获取信息时的机会与挑战都有哪些。
四、切萨姆图书馆(Chetham’s Library )
这家图书馆自以为豪的就是其悠久的历史,是英语国家最古老的图书馆了,建于1653年。切萨姆图书馆对于游客来讲特别的地方还在于进入参观不像其他地标那样在工作时间内都可以进入,虽然也是免费参观,但一天有固定的时间由导游带进去,先讲解图书馆的前世今生,然后大家才自由参观,还欢迎大家尽情拍照。切萨姆图书馆也不算大,但是这四家图书馆里最古香的一个。因为现在是切萨姆音乐学校的一部分,这个图书馆不外借,也没有阅览室,但仍可以来做资料研究。
导游介绍图书馆时,提到当初楼房修建的中心地段,提到曼彻斯特以前的辉煌,提到图书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都未遭损,言语间是满满的自豪感。也是,一个图书馆经历几百年还在,书也还在,精神也在,当然应该自豪。
这就是我在曼彻斯特的图书馆之旅。以后要是有人提起曼彻斯特,我会告诉他,除了热血的足球赛事,曼彻斯特还有古老的图书馆,在这里你会看到你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