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看了标题就想来吐槽的人请看完正文再说。这篇文章不是用来炫耀,而是介绍一下我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在豆瓣上标记过的电影有1700多部,然而标记读过的书仅仅不到350部,这还是多年来读书的积累。当然有些读过的小说和教材什么的,根本懒得去标记。
当然,看一部电影只需要2小时,而读完一本书最少也要两天时间。2天读一本算是比较快的,有的书断断续续可能读了一个星期。
这一两年来,算是我阅读最勤奋的时间,比起读研究生时候要读得多很多。数了一下,2018年阅读的书籍大约有75部左右,大部分属于科普类著作,以演化生物学及其相关、认知科学和医学等为主。
1、没有时间?
75本书,平均下来也就是5天左右读一本,不算太快。以我平均的阅读速度来说,300-400页左右的书,2-3天可以阅读完一本。
很多人抱怨没有时间,或者书籍难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读书慢的问题参见下一节的介绍,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时间。
时间总是有的。这一年中,我卸载了微博,几乎很少看朋友圈,所以省下了不少时间,用来读书,还能每天看上一两部电影。
加上去厕所、等公交、坐地铁等,这些零散的时间汇集起来,基本上可以阅读完一本书的1/4。所以别抱怨没有时间,是你的心思花在不太重要的新闻、娱乐和不耐心上了。
睡觉前是我阅读的主要时间段,躺在床上拿起来一本书,读到困之后,放下来第二天继续阅读。通常这段时间能够阅读一本书的1/3左右,当然需要花费2-3个小时来阅读,所以晚睡是常有的事情。
另一个可以使用的时间则是休息的时候,吃完饭或是电影无趣的时候,或者周末无事,就看看书。通常一本书在这个时间段就能读完。
2、读不懂怎么办?
读书慢有可能是自己读不懂。
每个专业领域的科普图书,或是教科书的确需要掌握大量专业术语,即便是作者写的已经非常通俗易懂,但对于外行来说,还是云里雾里。
这时候,别放弃。有些难懂的段落,跳过去就好了,以后读到相关的图书中,其他作者可能用更加浅显的例子讲解。
例如,我读脑科学的科普书中,脑区的划分是非常难记得的,什么布洛卡区,什么前额叶皮层等等,不光名称难记,某个区的功能也经常搞混。这时候不用花费太多功夫去记住,大概有个想法就行,读多了就自然知道了。
没有人一开始对某一个领域都熟悉的,而且作者的跨学科写作往往令读者头痛。不光是读者,译者常常也搞不懂别的学科的作者名字如何翻译,引用的图书的通俗译法。
因此,读不懂不是你的智商问题,可能是作者、译者的问题。所以继续读、多读都可以解决。
3、看过就忘怎么办?
有很多图书、文章介绍如何阅读的,我也读过这样的书,基本上没什么用处。我不做笔记,不用记忆卡,不做摘要。
之前写过一篇《懒人和记性差的人该如何读书?》的文章,没想到至今仍然是我所有文章中最热门的,看来懒人和记性差的读者的确不少。
那篇文章里也提到了交叉阅读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反复读,不是一本书反复读,而是读各种相关领域的图书。
每本书都有其价值,反复读的好处就是加深记忆。就像我学习演化生物学,仅仅读了一本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肯定不够,再阅读他写的其他著作,然后再阅读其他人写的相关领域著作。
如此往复,一来不同人写的著作可以扩展另一个人观点的不足,也可以加深你对于某个专业名词的印象。最后,你就能够取各个人的所长,练就一身“斗转星移”的好功夫。
4、要不要写笔记或书评?
我不做笔记,但是写书评。这一年读的70多本书中,只写过20篇左右的书评,很多还是多本书一起介绍。
写书评不一定是要对全书写一个纲要或是阅读总结,这些作者基本上已经在导读和前言里写过了。书评可以就让你印象深刻的某一个论点,结合生活经验写出感悟,也可以就作者的身世写个家长里短,也可以比较两本书、两个人的不同之处。
不同书评的写法,让你能够加深印象。但书评也并非必要,因为自己写的书评过些天阅读,都可能有些生疏,连自己都记不得了。
最好的方式还是写写其他内容,或是观察生活所得,或是就某个主题阐发观点,你会发现以前所阅读过的内容就会浮现出来,虽然不一定记得是哪本书,哪个作者所写,但别担心,我们还有搜索引擎,可以找出来原文查找并引用。
总结
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解决读书慢、读不懂的问题。阅读量提高之后,才能够拓宽你的知识水平,达到一个境界。
这有点像是王语嫣,一眼就能看出别人论点的问题所在,知道作者引用的案例来源,追溯某个思想的源头。从而也可以有效的避免读到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