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前段时间偶然被问起是否还记得中学时候读过的文章《孔乙己》,朋友神秘地问:你知道“偷”和“窃”这两个字之间的区别吗,懂得“茴”字的四种写法不?
当时我就惊呆了,读书那会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课后习题板块那一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啊,哪里还记得孔乙己偷书或者窃书这回事。
但细细想来,从小到大,读书时除了学古文那段时间,对古文中的字、词会很仔细去辨认,毕竟考试经常会考“通假字”一类的题目,其他时候大抵都是老师教了以后,大家知道那个字、词的大概意思就作罢。而汉语很喜欢把一组近义词叠在一起用,比如“疼痛”、“宵夜”,疼跟痛有区别吗,宵跟夜是完全一样的意思吗,查字典,往往给我们的解释是“疼:通痛”、“宵:通夜”这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互训。而我们似乎也很少对其差异追根究底,到最后,竟出现只认字不识字的窘状。
这件事让我想起两年前,无意中在听书软件上听到著名中医学者徐文兵老师一个关于解读《黄帝内经》的播音节目,节目中有穿插对《内经》里面一些汉字的解读,当时觉得很有趣就仔细听了,现结合平时在书上看到的另外一些有意思的字词解释进行梳理,希望与在汉字解读方面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探讨。
衣服
不少姑娘喜欢在周末时间约上三两闺蜜一起去逛街买衣服,平时也会借助各个网络平台上的资源研究“衣服穿搭的技巧”一类的干货文章。但是,有没有人有过疑问:什么是“衣”,什么是“服”?偶尔我们也会说“衣裳”,那么,“裳”又是什么?“衣裳”跟“衣服”有区别吗?
“衣”和“服”不一样,“衣”是外衣,“服”是内衣。在古代造字中,“月”是“肉”的简写。你有没有发现,像我们写的“脸、肝、肾、胃”等字都带一个月字旁,这月不是指月亮,而是“肉”的意思。衣服的“服”有个月字边,指的就是贴着肉穿的那件衣服。现在我们说的“服”指的都是穿在身上的各种衣服,其实在古代,它特指的是内衣。而外面那隔了一层的,穿在上面的叫做“衣”,穿在下身的叫做“裳”,也就是裙子,古代都是穿裙子的。
现在我们会把“喝药”说成“服药”。明明是拿嘴喝,为什么要用“服”字?那是因为以前古人治病,不是让病人把汤药直接灌在嘴里,而是通过闻药的气味来治病。人们把中药做成香囊,然后挂在内衣里面,这样低头就能闻到药味,在闻的这个过程中,病就治好了。中医管这种方法叫做“服气治病”。
心意
过年过节互相祝福或者平日里给长辈祝寿的时候,我们喜欢说“祝您万事如意”或者“祝您称心如意”,这些话反正都是祝福别人好的意思,很少有谁去细究其中的差别。
其实“心”跟“意”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心”是本能的东西,不以后天意志为转移,是先天赋予我们的本心;“意”是人出生后被灌输培养、教育出来的东西,是指后天我们接受的教育。
大家仔细想想,在生活中当真很多东西称心的未必如意,如意的未必称心。像给小姑娘介绍对象,姑娘爹妈往往会问“对方学历怎样?在什么单位上班?有没有车?有没有房?”这考虑的都是理性的、后天的东西,也就是“意”。而小姑娘本人呢,一般来讲,是先动“心”的:这个人是否能让我怦然心动,我对他有没有感觉?很多姑娘相亲后没下文,原因大抵是“没感觉”,没感觉就是没动“心”。或者是姑娘看上的人,那个让她有感觉的、动“心”的人,爹妈却看不上了,还说“哎,这人要钱没钱,要房没房,还是个花花公子,你怎么能看上他呢?”。这便是称了姑娘的心,没满足爹妈的意。
宵夜
上大学之前,我是不知道有“宵夜”这回事的,在广州上大学的时候有同学偶尔会招呼大家晚上去吃宵夜,有时候也说吃夜宵。对于“宵夜”、“夜宵”这个神奇的词我一直很搞不懂,是不是倒来倒去都是一个意思?如果“宵”和“夜”是一样的意思,那么我们说“元宵节”,为什么不说“元夜节”,那首著名的《难忘今宵》,为什么不叫做《难忘今夜》?“宵”和“夜”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我们先来看字体结构,“宵”字上面是小,底下是月,有月亮的晚上叫“宵”,本来黑夜是没有光明的,忽然出现月亮,似乎能给人带来一种欢快的心情。而那种暗无天日,见不着月亮的时候就叫做“夜”,因此我们常说“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因为农历十五是有月亮的晚上;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而不叫吃“年宵饭”,年三十晚上“守岁”又叫“守夜”,因为农历三十是没有月亮的,就是这个道理。
朋友
“朋友”这个词我一直存在疑问。读书的时候读《论语》,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辅导书的注解说“朋”就是“朋友”的意思,有朋友从远方过来。我就一直在想,那为什么不说“有友自远方来”呢?“朋”和“友”有何区别?
“朋”是两个月字组合在一起,“月”在古代象形文字上是“肉”的意思,“朋”即是肉挨着肉的意思,像小时候的玩伴,穿着开裆裤一起玩耍、厮混,手牵手或者勾肩搭背,有肌肤接触的人,说明关系特别密切,这叫做“朋”。而有共同志向、可以正襟危坐、谈经论道的那叫“友”,像我们说的“战友”、“道友”。《论语》中在此处讲,有一起长大的发小从远方过来,非常高兴。不知为何,每每读到此处我的脑海中总要浮现孔老夫子穿着长袍光着脚丫开心地手舞足蹈的样子,总觉得跟老夫子的基调不大搭,似乎用“有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合适,毕竟大家一起正襟危坐谈论理想的画面更符合我们印象中的孔子呢。此处存疑,望高手解答。
消化
我们有时出现肠胃问题,看医生,医生会说是“消化不良”,爹妈一辈平时也喜欢说“吃饱饭去走一走,消化一下”,那么“消”跟“化”只是一个互训吗?
“消”是指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如冰雪消融,大块的固体冰变成水,或者蒸发变成水蒸气,形状变了,它也是水。再比如一块肉,吃到嘴里,我们把它嚼烂了,到胃里把它磨成肉糜,这个过程叫做“消”。人体的“消”是由胃来负责的,它把纤维状的东西磨碎。
而“化”是一种化学的变化,是质的变化,是把吃进来的东西转化成我们身体所需要的气血和能量的过程。“化”的任务是由小肠负责的,《黄帝内经》有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就是说食物在小肠这个容器里面完成 一个质的飞越和转化。
因此,若遇到肠胃问题,到底是“消”的方面出问题还是“化”的方面出问题,还是需要区别对待的。
宁静
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有云: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注释是“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这么解释我们似乎知道这话什么意思,又似乎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底“宁”字是什么意思?我们常用它与“静”字搭配,组成“宁静”这样一个词,我们说“鸡犬不宁”而不说“鸡犬不静”,老师对于“鸡犬不宁”的解释就是说“鸡犬不安静,鸡飞狗跳”,到底什么是“宁”?是不是“宁”就是“静”的意思?
我们再次来看看古代的象形文字,“宁”的繁体字为“寕”,上面是个宝盖头,中间是一个“心”,底下是一个“皿”,是盛饭的器皿的意思,最下面是个“丁”,指的是人丁兴旺。这个字代表了我们中国人大团圆的思想:有房子,心在家中,有饭吃,家里有孩子,人丁兴旺,这种回归的状态就叫做“宁”。而古人把女儿回娘家叫做“归宁”,“鸡犬不宁”就是鸡不回窝,狗也不回窝的意思。
皮肤
网络上有各种关于皮肤保养类的文章,比如“再不保养你的皮肤就晚了”或者“你知道自己皮肤属于什么类型”之类的各种干货文章,那我们到底保养的是“皮”还是“肤”?
其实这两者很容易区别,“皮”是表皮,是覆盖身体表面,与外界接触的人体组织,是毛发生长的地方;“肤”是皮下覆盖的组织,是皮下脂肪,是介于皮和肉之间的组织。
《诗经》形容美女有句很经典的话: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肤如凝脂,就是说女子的皮下脂肪充盈,吹弹得破,所以说“肤如凝脂”而不是“皮如凝脂”。
因此我们到底是“皮”出现了问题还是“肤”出现了问题,需要辨别对待,找到正确的保养方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虽是以有涯随无涯,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若能在求索的过程中,每天都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对事物的崭新认知,减少类似“只认字不识字”的窘状的发生,于自己而言便也算是一种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