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应该是语出《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思想中,自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子讲自然实际上有一个哲学的说法,那就是认为道是自然的总括,道是抽象的自然,自然是具体的道,自然显现了道的外象,道内聚了自然的精神,故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人、地、天实际上就是自然的真实本体,自然本体法道,反过来道法自然,二者互法、互生和互存,不存在谁是谁的本原,也就说我们无法把自然与道割裂开来理解,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于是,在老子的整个思想理论中,其所深刻把握的大道自然就具有最重要的核心地位,根据大道自然把握世界的整体和具体,任何世间或天地之间的有与无、多与少、大与小等等繁富的本质现象,都在大道自然之中,故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五章),一个大大的风箱,攘括万事万物,当然这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
老子谓自然除了用道来概括,用大风箱来比喻外,还用数字和事物存在的状态来表达,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里不讲自然,但实际上从“道生一”到“三生万物”的整个过程都是自然的过程,道在这里衍化成数字了。
那么“道生一”是什么呢,“一”不过是大道自然的数目体现,因为大道自然在总体上不过就是一原体,也就是说,“一”表达了大道自然的起点和原点,它更具有直观性,人们看到“一”就容易理解大道自然的统一性,因此“一”说明了大道自然没有别的,这个世界就只有大道自然的一个统一体,因“一”而衍生世界万物则是大道自然的必然过程,故有从一到二的天地阴阳二分体,再到以三为代表的众象万物纷繁无限的产生,于是证实了大道自然的本原地位无可争辩。
在老子看来,大道自然的本原地位是存在于本然的有与无的状态之中。有是自然的显现世界,一切纷繁美丽的万有大千,人们时刻亲历其中,与万物共享自然风物,托负着天下一切,寄身、寄国、寄时空万有众物,故有不是别的,就是自然的现实,是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至于有,无论大与小,有形与无形,生命与非生命,都是可把握可理解的现实存在,有构成可情、可感、可声、可色、可味、可意、可美……有的世界多彩多姿,美妙无穷,但也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人类与万物在有的承载之中,随自然大有生灭转化不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周易•乾第一),“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周易•坤第二),天地乾坤浩渺无穷,形势万千,或始或生,都是自然的有限实体,是自然本然的存在状态。
无是世界的内在根源,在有的背后,是众有的玄妙之门,是另一个非凡的存在,是思维弥漫与精神泛滥的自然元态,她是想象的空间,也是万有的根据,无无则无有,无有则无无,是构成有的核心之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十一章)有离开无就不存在。道的本质内涵表现着无的状态,无是道的现实说法,是道体的思维目标。
在宇宙的生灭过程中,道体之无是最原始的状态,但原始之无并非无意义,它浑然一体,朦胧无知无物,却蕴藏着天地万物的基因,即叫精,无之精超越时空,却给万有以希望,“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表明道因无而有万千大有的充分生成。
无与有是大道体用的完美合璧,体无用有,二者统一,同出而异名,都是道的体现。《老子》第一章里已作了最精妙的表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为天地的本原,有为万物的总汇,无形无象是认识大道精微的依据,有形有象是把握大道具体的终级目标。二者同源于道,只是名称不同,功用有异而已,道通过有无表现的深远玄妙,是林林总总天地万物和一切无穷奥妙产生的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