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科学课是郑淇老师带来的《岩石和土壤》。在前一天,我和孩子们根据课程公告,准备好了实验材料,每次的实验材料准备,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向我问长问短,他们喜欢科学课,喜欢在动手操作中探寻事物的奥秘。
复习旧知,学习新知。在大自然中大块大块的岩石,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比如温差、流水,动植物、人为等,由大块变成小块,小块会变得更小。地质学家把小的岩石分别叫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沙(直径小于2毫米)、粉沙(直径小于1/16毫米)、粘土(直径小于1/256毫米)。变小了的岩石叫做岩石微粒,岩石微粒经过变化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探究土壤的成分。郑老师说今天的课有一系列的观察探究活动,在屏上展示探究活动内容和要求方法,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在郑老师的带领下积极观察探究。观察活动一:初步观察土壤,根据实验操作, 动手操作,这次是刘自动同学先开始做,其他同学配合,我在旁边指导,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土壤中有:小石子(沙砾)、粉尘、粘土。
观察郑老师带来的拓展试验——燃烧土壤的视频,孩子们不相信土壤还能燃烧,对这个视频非常期待,视频中有实验用的器材以及加热土壤看到的想象,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土壤燃烧后会冒烟,同时能闻到一股臭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经为生物分解转化后,又重新合成的黑色和褐色,有粘结性的有机体)。
观察活动二:沉积实验。根据郑老师的实验操作方法,牛小莉操作实验,刘自斌念操作步骤(①透明杯放半杯水,将适量的土壤,轻轻放入水中,观察现象。②用搅拌棒轻轻搅拌直到土壤完全分散;停止操作,让土壤静置后再观察下),孩子们互相配合,认真观察。放入水中后,有气泡产生,搅拌是水变浑浊,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最先沉积下来的是颗粒大的,课后我们观察到,水表面有一些漂浮物,有物质在底部沉淀,出现了分层现象,最上面是黏土,依次是粉沙、沙、沙砾。观看郑老师做的土壤沉积实验视频。
通过做实验观察和观看老师的视频,我们知道土壤里有:小石子、沙、黏土、水、空气、腐殖质、盐分等,盐分孩子们不理解,我告诉孩子们,它是我们种庄稼用的肥料,不是我们吃的食盐。这些盐分中含有氮磷钾等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还有一些无机盐等。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变成岩石颗粒,岩石颗粒与水、空气、腐殖质、无机盐等混合形成了土壤。
观察不同的土壤:壤土、砾土和沙土,三种土壤的性质不同,土壤各成分的比例、大小不同,作用也不一样。课后了解自己家乡的土壤。欣赏北京的中山公园,收藏土壤样本,的视频,原来收藏五色土,现在有更多的土壤在哪里。
这节课在孩子们观察、动手操作中轻松快乐的玩中认识了土壤的成分,在玩中学习,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和分析,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实验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