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毛主席(1893年——1976年)和鲁迅(1881年——1936年)是中国20世纪思想文化界的两位巨人。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因为欣赏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伟大的情怀,深厚的学养,犀利的文笔,所以,一直是鲁迅的忠实读者,只要鲁迅先生有新作发表,他都会第一时间找来报刊进行阅读。
况且,由陈独秀先生于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创刊不久,就迅速在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中间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吸引了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高一涵等文化界精英参与编辑工作,以及许多有志青年帮助发行。
作为有志青年,青年毛泽东非常关注《新青年》的动态,并且积极参与投稿。
1918年4月,青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主题鲜明,认为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并完”的作用。
正是这篇文章,让青年毛泽东在当时的文化精英心目中赢得了不少赞誉,他们一致认为,此青年将来大有可期。
1918年6月,毛泽东的恩师杨昌济先生受蔡元培先生之邀来到北京大学教书,追随恩师而来的毛泽东,被推荐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先生的助理,工作至本年底。在这半年里,青年毛泽东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并了解了世界上还有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伟人。
同时期,鲁迅先生也在北京大学国文系执教,按理说,毛泽东和鲁迅的空间距离很近,然而,两人并没有见过面,后来各奔东西,也没有相遇过。
以至于在1934年1月,身在江西瑞金的毛主席,接见鲁迅好友、著名诗人冯雪峰时,相当遗憾地说:“五四”时期在北京,搞新文学的人我见过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周作人,就是没有见过鲁迅。
两位巨人虽未谋面,却并不影响他们在文化、思想上的交流。
在后来的著作和讲话中,毛主席多次提到鲁迅,尤其在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逝世后,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给出了极高评价,有两句评价很有代表性。
一次是鲁迅逝世一周年时,毛主席为陕北公学做的《论鲁迅》演讲中,他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在另一次讲话中他说道: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这两句评价,无疑是对鲁迅先生最好的盖棺定论。
当然,鲁迅先生也曾经评价过毛主席的诗词,只不过仅有一次。
那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某一天,已经定居上海的鲁迅,在家里跟一帮文友聊天,偶然读到了毛主席在井冈山期间创作的几首诗词,过后,鲁迅毫不客气地给出7个字的评价:颇有山大王气质。
后来,大约在1933年,鲁迅的这句评价,通过冯雪峰之口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认为鲁迅点评得非常正确,只用短短几个字就说出了本质。
究竟是哪一首作品让鲁迅给出这样的评价呢?
冯雪峰当时并没有说明,后来,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研究,大部分人认为,应该是毛主席创作于1928年9月的《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全文如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时,湘赣一带的敌军以数倍的兵力向井冈山发动了第二次围剿,敌我力量非常悬殊,但井冈山军民众志成城,凭借天险跟敌人顽强抵抗,最终,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主席听到消息后,深受触动,提笔写下了这首《西江月·井冈山》词。
毛主席对“诗言志”的观点一直很认同,跟古人的理解一样,他认为:诗歌是传达个人志向、情趣、理想和人格的载体,不一定非要采用华丽的辞藻和雅致的典故来雕饰,用口语写作,让普通大众都能听懂的诗词,才是优秀的诗词。在具体创作中,毛主席正是这样实践的。
这首《西江月·井冈山》恰恰就是他的“诗言志”观点的直接流露,全文朴素无华,没有过多修饰,直抒胸臆,甚至连平仄、押韵都不是那么重视。
毛主席出生在湖南湘潭农村,又长期跟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他非常清楚劳动人民需要什么样的诗词作品,所以,他创作诗词时不拘泥于形式,依靠通俗的语言,热烈的情感,磅礴的气魄,来表现出一种豪气干云、雄才大略的胸怀。
从这个层面讲,毛主席开了诗词创作的新风气,用新语言完成了诗词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这是当时那些喜欢咬文嚼字的古韵无法比拟的。并且,毛主席在诗词创作理念上,延续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对文学走向人民大众中间,深入到人们心里,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毛主席在诗词创作中并没有完全放弃格律和押韵,他同样创作过《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优秀律诗,展现了他深厚的古诗词修养。
鲁迅这样评价毛主席的诗词,确实有自己的道理,也看到了实质问题,因为毛主席诗词里有一种鲜明的“王者之气”,他蔑视腐朽的旧秩序,并希望结合“马克思主义”,“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秩序、新气象。
鲁迅读懂了毛主席的词,也读懂了毛主席,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1938年8月,“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主持编辑的20卷本的《鲁迅全集》在上海出版,不久后,毛主席得到了一套,在后来的日子,毛主席随身携带这套书,走到哪里读到哪里。
在1949年7月第一届“全国文联代表大会”上,每个参会人员获得了一枚特殊像章——毛泽东和鲁迅的铜质双人像章。这枚像章直径为2.2厘米,中间是毛泽东和鲁迅的肖像,上方有“1949”的字样和一面红旗,下方有“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15个繁体字。
可见,在毛主席心里,鲁迅的分量一直很重,把他看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