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阅读也有境界之分。我想至少有七重境界。第一重,看书只是书,挑书挑环境。第二重,看书还是书,挑书不挑环境。第三重,看书已模糊,不挑种类和环境。第四重,看书不是书,万物融贯通。第五重,看书不是书,内中皆活物。第六重,看书还是书,万物变成书。第七重,目中再无书,出口皆著述。
1.
第一重很简单,我们阅读一本书,必须挑自己喜欢的种类,并且要挑剔看书的环境。有人喜欢言情小说,有人喜欢玄幻小说,有人喜欢修仙,有人喜欢武侠,不一而足。
为啥要挑环境?因为起初的时候,我们看书都是插图漫画等等。对文字类书籍,总也看不进去。
于是,我们建立学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书吧、新华书店、社区图书室等等。这时,一个温馨安静的阅读环境,往往也是阅读的助兴剂。
一般人到了十几岁,就可以自由阅读,都可以迅速进入第一重境界。当然,我也不排除,还有一辈子都无法进入第一重境界的人。这类人,看到长长的文字,就头疼,就流虚汗。但是,这类人并不太多。
第二重境界,挑自己喜欢的书籍,但是看书却不太挑环境,说实话,这是很难的一件事。大多数人,可能都要到二三十岁以后,才能达到这个境界。有的人,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境界,也是可能的。
我印象中毛主席他十几岁,就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就是,十多岁的三伢子,为了锻炼自己心定镇静的功夫,专门跑到车水马龙和人来人往的城门口去读书,一开始他也读不进去,可是训练久了,终于定了下来。
从此,毛主席无论在深山老林,还是在枪林弹雨中,都能够随时随地专心读书。可见这个不择环境的功夫,需要锻炼,需要下功夫,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
我记得自己十几岁时,别说闹事读书,旁边有个人低声呢喃,我都读不下去了。那时,老妈大老远从农村,去省城给我送秋衣秋裤。我看到她佝偻地身体,看到她压弯的脊背,看到她强颜欢笑的表情,我就开始抱怨。就这种破环境,你让怎么好好读书?
环境很重要,环境也不重要。郑板桥的《竹石》有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讲的就是持心正气和定力够足,就能不为环境所扰乱,即使耳边纷乱不堪,也能从容镇静,临危不乱,有着超乎常人的定力和忍耐。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讲得也是如何镇静和心安的问题。
第三重境界,已经不挑剔环境,也不挑剔书籍。说实话,我不敢吹牛,但是我也到达了第三重境界。不挑剔书籍内容,也不挑剔社会环境。
2.
过环境关就已经很难了,要让人也过这个内容关就更难了。这一关,一定是已经学会了思考;一定是能从一本书,联想到另一本书;一定是地理书,也能读出数学知识来;一定是读数学课本,也能读出历史的厚重与绵长。
著名的美国作家和哲学家亨利·梭罗,为了把自己的阅读境界提升到第三重,28岁的他,隐居瓦尔登湖滨建木屋,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读书思考与俭朴宁静的生活。
两年后,梭罗同志一朝顿悟,写出震惊世界的著作《瓦尔登湖》。我很是喜欢梭罗的《瓦尔登湖》,至今仍然爱不释手。
很多年前,我初初阅读这部书的时候,就已经被文字折服。后来连续几年时间,我每天读一段,写一点感悟,发到朋友圈或者是扣扣空间。
于是,我的朋友们给我起了一个外号“段登”同志,也就是“一天一段瓦尔登”的缩写。又或者简称为“一瓦”和“一登”。
如今,第一个调侃我“一天一段瓦尔登”的朋友,每次和我聊天都是如下的开头方式。ta说:“请‘一登’大师指点一下迷津呗!”
我也浑不在意ta的调侃,反而觉得这是一段十分俏皮而美好的往事。生活中总有很多乐趣与小确幸,值得我们去观察和发现。
3.
第四重境界,反正我是还没达到,所以,我也体会不到这种境界的乐趣。不过,我可以帮助大家一起想象一下,或者叫憧憬一下。
“看书不是书,万物融贯通!”大概此时,读者眼中已经不把书当回事了。也许可以把一本书,看成一个有趣而丰富的灵魂去感悟;或者把书看成一棵成长的树苗去呵护,又或者把书看成一座城市、一片森林和草原、一条奔腾的河流等等。
反正,此时读书不是看书,而是看到了其他的静态美丽的东西,看到了四季的更替,看了风霜雨雪的洗礼,看到了三餐的琐碎与辛苦,看到了城市的繁花与贫穷,看到了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错落有致又互相关联……
第五重境界,“看书不是书,内中皆活物”。我也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也只能凭借自己贫瘠的想象力,胡乱猜想一下而已。不当之处,请大家提出严厉批评,我一定认真改。
第四重我们看到了书的静态美,第五重,也许我们要看到书籍的动态之美。这真让人费解,明明一本简单的破书,为啥会“内中有活物”呢?
也许,此时读者能读出来河流静静流淌,读出来雪花飘飘荡荡而落下,能读出来雄鹰展翅高飞翔,能读出来水滴石穿那种坚韧不拔,仿佛一个个活物,在书海里活灵活现起来。
此时,书籍不再是书籍,而是展现世间一切动态美感的媒介。正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遥看星河虫儿飞”。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您看,颜如玉多么可人与值得期待呀!
再说第六重,“看书还是书,万物变成书”。这一重境界,我就吹吹牛吧!书本身还是书,但是万物皆可以和书交流起来,世间万物莫不是一本书,书与书之间,有联系,有交流,有互动。
第七重,“目中再无书,出口皆著述”。这种人已经返璞归真了,你不要跟他谈书,他已经不看书,也不会写书出版。她出口皆是文章,句句都是名言。
大家肯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老子。老子其实也不想出书,看门的士兵,不放他走啊!都知道他学问高,非要留下点什么,老子很无奈地说:“你等会,我口述几段话,你录下来!”于是,《道德经》被这位会写字的士兵记录下来,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