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陵太守陈登把郡府设在射阳县,孙策西击黄祖,陈登引诱严白虎余党,准备在后方作乱。孙策回师攻打陈登,行军到了丹徒,需要停下等待运粮。当初,孙策杀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奴仆宾客潜伏在民间,要为许贡报仇,孙策喜好打猎,数次出营驱驰,所乘的马精骏,随从卫士都追不上,突然遭遇许贡的门客三人,一箭射中孙策面颊,后面的骑兵随即跟上来,杀死了刺客。孙策重伤,召张昭等人说:“中原正在战乱,以吴、越之众,三江(吴松江、钱塘江、浦阳江)之固,足以观成败,你们善待我的弟弟!”呼孙权来,把印绶佩带在他身上,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你。”
四月四日,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孙权悲号,不能视事,张昭说:“孝廉!这是哭的时候吗!”于是给孙权穿上官服,扶他上马,出去巡视军队。张昭率领僚属,上表朝廷,又移书给属下城池及内外将领,令他们各自奉职。周瑜从巴丘将兵赴丧,于是就留在吴郡,任中护军,与张昭共掌众事。当时孙权虽然拥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但是偏远险要的地区,还没有全部服从,从中原避乱而来,寓居江东的士人们,都以自己的安危考虑去就,和孙权并无稳固的君臣关系,但张昭、周瑜等坚信孙权能成大事,尽心尽力的服事他。
3、
秋,七月,立皇子刘冯为南阳王。七月十二日,刘冯薨逝。
4、
汝南黄巾刘辟等背叛曹操,响应袁绍,袁绍派刘备将兵援助刘辟,各郡县也大多响应。袁绍派使者拜阳安都尉李通为征南将军,刘表也秘密招募他,李通全都拒绝。有人劝李通跟袁绍,李通按剑呵斥说:“曹公明哲,必定天下,袁绍虽然强盛,终将为曹公所擒,我至死也不会有二心!”即刻斩杀袁绍使节,将袁绍送来的印绶送去给曹操。
李通急于征收各户捐税绸缎,郎陵县长赵俨见李通说:“如今诸郡并叛,唯独阳安怀附,这么急着要他们缴纳绸缎,恐怕激起小人乘机作乱,这样妥当吗?”李通说:“曹公与袁绍相持甚急,左右郡县都背叛,如果我们的绸缎不及时调送,有些人恐怕会说我们也在观望,坐观成败。”赵俨说:“如果你担心的是这个,那也应该权衡一下轻重,你稍微缓一缓,我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写信给荀彧说:“如今阳安郡百姓穷困,周边的城池都叛变了,阳安的人心也不稳定,这正是一方安危的关键时刻。况且这一郡民众,在艰险之时,一心不二,执守忠节,以为国家应该会抚慰他们,结果却催收绸缎更加紧急,这怎么能劝人向善呢?”荀彧即刻向曹操报告,将已经征收上去的绸缎全部发还给百姓,上下欢喜,人心安定下来。李通攻击群贼瞿恭等,将他们击破,于是平定淮河、汝水一带。
当时,曹操制定新的法令,颁布给各州郡执行,比过去的法令要严峻得多,尤其是要求每户缴纳的绸缎,征收正急。长广太守何夔对曹操说:“先王制定九服,远近赋税等级不同。(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又制定三典不同的刑法以应对治乱不同的情况。(治理新建立的国家用轻典,治理正常国家用中典,治理乱世用重典。)我认为阳安郡应该以远方新国家之典,对民间小事,让当地长官临时随宜,上不违背正法,下能顺应民心,三年之后,人民安居乐业,再全面执行国家法令。”曹操听从。
刘备攻略于汝水、颖水之间,自许县以南,官吏人民,都不安定,曹操很担忧。曹仁说:“南方各郡县,知道朝廷大军前有紧急军情,无法援救他们,而刘备以强兵压境,所以暂时背叛。但刘备带的事袁绍的兵,并不能为他所用,我们现在攻打他,可以击破。”曹操于是派曹仁将兵攻打刘备,果然击破,刘备遁走,曹仁收复了所有背叛的郡县,还师。
刘备回到袁绍军中,游说袁绍向南联合刘表。袁绍派刘备带本部兵回到汝南,与贼帅龚都等联合,有众数千人。曹操派部将蔡杨前往攻击,被刘备斩杀。
袁绍驻军在阳武,沮授对袁绍说:“北兵虽然人多,但是劲勇不如南兵,南兵粮食少,物资储备不如北兵,所以,南兵利在速战速决,而北兵利在缓师以待。我们应该跟他们打持久战,耗他们时间。”袁绍不听。
八月,袁绍拔营向前,依着沙堆筑营,东西连绵数十里。曹操也分兵列营,和他相对。
华杉曰:
胜利往往不是“夺取”的,而是他自己“来”的,这就需要“等待”。等待,本身就是军事行动。自己“修道保法”,立于不败之地,等待对方露出败像,《孙子兵法》说,所谓战胜,就是战胜“已败之敌”,等他自己败,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靠等待。沮授要袁绍等待,但是袁绍不愿意等。
5、
九月一日,日食。
6、
曹操出兵与袁绍战,不胜,退回坚壁自守。袁绍堆起土山,山上搭起高楼,从上面往曹操营中射箭,曹军士兵在营中都要用盾牌盖住头通行。曹操制造霹雳车(抛石机),抛石击毁袁军土山上高楼。袁绍又挖地道攻击曹操,曹军则挖长长的壕沟抵御。曹操兵少,粮食也将吃尽,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赋,很多都叛变归降袁绍。曹操非常担忧,给荀彧写信,想要撤退回许县,引袁绍深入。荀彧回复说:“袁绍倾巢出动,全师屯聚于官渡,要与主公决战。主公以至弱挡至强,如果不能把他制服,形势就会逆转,这正是决胜天下的时机。况且袁绍,只是布衣之雄而已,能聚人,却不能用人。以主公的神武明哲,又名正言顺,谁能阻挡?如今粮食虽少,还没到楚汉相争时在荥阳、成皋对峙的那种程度,当时刘邦、项羽谁也不肯先退,就是因为谁一退,他的气势就被压倒了。主公以袁绍十分之一的兵力,画地而守,就扼住袁绍的咽喉,使他不能前进一步,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经到了极限,一定会有变化,这正是出奇制胜之时,机不可失!”曹操听从,于是继续坚壁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