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高三了,百日誓师大会刚刚开过。结果女儿不但没有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最近两天,反而频繁在网上买礼物送同学。妈妈看到后,心里特别不舒服。情绪反应有点大。
妈妈不舒服的情绪背后的固有认知分析:
1.高考前关键时刻,女儿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放到学业上。
2.女儿这样买礼物,送同学,感觉女儿很卑微,好像在讨好别人。
3.买那些礼物,都是要花钱的。
看到真相后的认知调整:
1.百日誓师大会结束后,孩子嗅到了离别的味道。她想利用毕业前这段短暂的时光,往同学的情感账户里存点钱,同时也是在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
2.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情感中的,而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孩子需要情感的存储和交流。
毕业前的这段时间,孩子是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业上,但很难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业上。
买礼物,送礼物,情感的存储和交流,也许可以让孩子心情更愉快,更有存在感和价值感。或者也会让孩子更自信,更阳光。连带效应,孩子的学习效率有可能反而是提升的。
3.二十一世纪,人脉是昂贵的资源。孩子买礼物,给人送,有人愿意接收,说明什么?如果孩子买了礼物,连送给谁都不知道,或者说压根儿无人可送,无人愿接,那孩子心里得多荒凉?这种状况下,孩子会快乐吗?孩子会很专注于学习吗?更不要提学习效率了!
4.孩子买礼物,送同学,卑微不卑微,不是妈妈觉得,而是孩子是不是有这感觉。如果孩子很开心的买,很开心的送,她乐在其中,并且还满满的愉悦感和收获感,那跟卑微和讨好可能压根没啥关系。
孩子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不是妈妈想当然的“觉得”,而是妈妈更需要真的“懂得”。
5.面对高考,女儿一方面没放松学业,一方面在储备情感和人脉。这是孩子长大后的高情商和社会化的表现。
一百天后,高考结束,孩子考上了大学,她去到新的更广阔的天地,会交到一批新朋友。而回头望,身后还有一大批旧时的老朋友站在那儿,给她祝福,给她支持,孩子得多富有多开心!
退一万步讲,一百天后,高考结束,即便孩子没考上理想的学校,回头望,至少还有一大批旧时的老朋友站在身后,给她安慰,给她支撑。孩子前行的路不孤单!
这一切不是很好吗?妈妈怎么就不开心不舒服呢?
6.女儿利用闲暇时间在网上给同学买礼物,经济实惠,女儿管理财务的能力也许就此提高。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最值得的。妈妈对花钱的认知需要调整。
7.看着女儿在自己面前开心的拆礼物,妈妈如果能一改那张冷冷的脸,一改那句“我困了,先去睡了”的话,换成——
“呀,俺闺女眼光咋恁好嘞!看看这买的礼物,一个个这么好看,这么精美,妈妈都喜欢得不得了!那你同学收到后,得多开心啊!”
“闺女真是长大了!考虑问题周到又细致!你看这礼物买得,还带贺卡,带祝福!跟专门量身定制的一样!给妈说说,你咋做到的?妈真是越来越佩服俺闺女了!”
………………
妈妈跟女儿一起共享拆礼物时的美好,多些认同和赞美。那女儿的开心喜悦是不是就翻倍了?这得是多好的一段亲子美好时光啊!想想都可美!
跟这个焦虑的妈妈聊完之后,妈妈开心的笑了。嘴角上扬,笑靥如花。
“方瑜老师,跟您聊完,豁然开朗,心里咋那么舒服!”
是啊,都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调整认知,转换思维,然后事儿还是那个事儿,人还是那个人,但是又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这就是咨询的效果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