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孕显怀开始,全社会开始展示脉脉温情。为孕妇打开的玻璃门、为孕妇让的座、让孕妇慢点走他耐心等待的出租车司机……孩子出生后更不用说,总有人拉开门让婴儿车先过、坐车/逛街处处有人伸出援手,这令我经常感叹,世界美好,全社会都很呵护下一代。
然而,一趟省亲之旅却让我看到一个我们包括我自己都关注的还是不够的群体--老人。
那天,我由省会公干返回娘家,一对七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人,看到检票人员让我先行通过(我怀抱婴儿,手推婴儿车和行李),焦急的来到我身后,说到只有14分钟就开车了,怎么还不检票,工作人员让他们等下跟着我搭乘无障碍电梯,虽说如此,老人还是多次小声的念叨,怎么还不检票。另一对之前已经等在最前面,可能也有七十岁的老人夫妇语气也略带焦急的说到,我们也是老年人。由于工作人员正忙碌的沟通检票时间,没有立即回应他们。我于是笑着说到,太显年轻了有时也吃亏,我爸爸有时就感叹,几乎从来没有人给他让过座。老阿姨叹到,就是头发没变白。可能我的解围让她放松下来,她开始夸宝宝漂亮。
检票时间到达后,工作人员请我和头发花白的老人先从红票通道上电梯。稍年轻的老人没有理会,从蓝票口先行进入了电梯,我没有时间多想,推车随后,那对头发花白还拄着拐杖的老夫妻,只好最后,却也坚持上了同一班电梯。到达站台后,我帮他们确认了站台,开始等候列车的到来。
看着他们缓慢走向指定位置,忽然想起一些生活细节,大都市里随年轻人一起奔跑着追公交的老人、地下铁里有些没有电梯的出口、有些长达数公里的换乘站、家里只顾着孩子的子女……很想呼吁铁路和全社会都共同关注和关心老人,主动伸出协助之手,优先优待老人。不要让老人自己说出“我是老人”这句他们可能很介意的话。比如今天的事情,两位老人由于腿脚比一般人要慢,优先到达站台属于正常权益,却需要自己伸张,这其实令很多老人感觉窘迫。
往深了去说,由于时代的原因,目前的这批老年人这一生都是生活在办事看有关单位脸色的时期,所以他们很怕求人和麻烦人,怕“穿制服的人”不理睬给脸色。现在因为身体的原因需要主动去求援,不是不需要心里建设的。
以我的父亲为例,他是退伍军人出身,后因工作原因南下北上乃是家常便饭,如今虽然快70岁,样貌看起来却非常年轻,他很喜欢坐在高铁上,看景色变幻,大好河山。可他退休后几乎从不出远门,我想他一定不想体会那种随着人流奔走的感觉,急慌而又气喘。我也特别怕他提出照看孩子的需求,家里附近的公园,入口是特设拐弯式,婴儿车无法通过,如果是我,会非常自然的呼叫师傅打开电动门,而他却选择自己举着婴儿车通过。在他的经验里,别人是会嫌他麻烦的。我发现后非常心疼,并告诉他其实看门师傅非常乐意帮助他,他推婴儿车也好,没推也罢,给老人家行个方便,基本没有人会拒绝,但看起来他将信将疑。
其实,我们全社会都是那个玻璃窗后看门的师傅,需要走到那扇窗户外面,主动贴出告示,明示老年人(更有爱的说法是长者),我非常乐意帮助您,如果能在老人提出需求前,主动想到可能的细节就更完美了。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我们展望未来,却不能忘记来路。这是爱心,是和谐,也是尊重自己和整个民族的历史。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的来路,是我们历史的起点,是历史的基础和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