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评论:石老师晚上好,我是艺术门外汉,确实看不懂您的作品。我想,如果艺术搞成了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大多数人看不懂,搞这样的艺术有什么意义呢?请教您的高见!
石丰:感谢兄弟光临寒舍,久违了,即刻抛出这么重的一个“铅球”问题,我的回答供您参考。
人的“72”行的丰富多彩,和人的差异性构建,体现出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以及社会运转的需求供给和价值交换。
因而,人的因素,决定了所有行业进化的实际生态。拿艺术领域来说,“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艺术也好,“针砭时弊、坚强锋利”和“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艺术也好,都是个体艺术从业者,依据自己的文化认知,艺术感悟,创作条件和自由意志而做出的艺术选择。
就具体作品和个人艺术文脉而言,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创作题材和语言样式,同时,反而体现出艺术从业者的自我挑战和艺术突破。
因此,基于人的职业差异和专业特点,同时也构成了人的认知偏向和知识局限,即所谓俗语“隔行”。艺术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创意而言,主要不是艺术本身出现了问题,而多是我们个体存在的艺术盲区和审美观点所导致的结果。尽管,完全意义上的“不懂”也不存在,只有个体欣赏不同而已,或者说“见仁见智”。所以,符合我们个体欣赏习惯的作品是好作品的标志吗?当然不是。
诚然,任何领域,必然有其行业的建树标志,呈现金字塔原理。有的超越现世,有的与时代同步,有的随波逐流,或人云亦云。毕加索的艺术有多少人看懂了?但他依然是伟大的艺术家。有多少人能懂得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先生的研究,难道就没有意义吗?再如,按您的逻辑,我对编程就不大懂,请问,你搞编程的,做这东东有什么意义?等等……您觉得呢?[抱拳][抱拳][抱拳]
好友回复:感谢石老师耐心教诲,容我反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