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共三十条。明确要求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负力度可谓空前。
据悉,这已是国家不止一次明确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早在1955年政府部门就曾发过过《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减负”这项内容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我们很多80后对此可能深有体会,大多数都是在““减负”声中茫然长大的。
从80后到90后,直至现在10后的学业之路来看,“减负”效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近几年显得尤为严重,似乎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那么,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更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有益举措,可为什么不被大家所看好呢?据了解,问题可能出在以下个方面:
一是学校。教学质量对于学校来说是立校根本,那些名校,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毛坦厂中学,无一不是通过教学质量和高考出线率而出名的。这些学校的出名,甚至带红了许多相关配套产业,就前段时间网上还曝光了毛坦厂中学的部分利益链条。高考希望,心之所向,所以他们认为这个”负“,可能减的是学校的发展。
二是教师。学生学业成绩是教师考评的业绩。而业绩的背后千丝万缕地联系着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如评优选先,职称晋升,工作调动等等,甚至有些与收入直接挂勾。哪一个教师敢说自己不要荣誉,不要职称,不想增加收入。因此,想要工作业绩还是得从学生身上来,他们认为这个“负”,可能减的是教师的动力。
三是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早已深入人心,而子女如何才能成龙、成凤?还是得从孩子学业上来。如果孩子进不了好大学,甚至是连高中也考不上,他们将来很可能什么也不是,何谈成龙、成凤呢?就像唐僧师徒取经,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过不了“通天河”,最终还是一群乌合之众。因此,他们认为这个“负”,可能减的是家长的期望。
四是社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要更高标准的人才,人们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对时代变化感同身受,迫切希望通过教育使孩子将来更具竞争力,也正因为此,家长不顾违背教育规律,纷纷挤进了培训班、辅导班,甚至一些“胎教”、“幼前教育”空前火爆,谁若怠慢,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他们认为这个“负”,可能减的是社会对人才的信心。
五是学生。学生可能是听到“减负”唯一会开心的群体,可他们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因为学校、老师、家长、社会无一 不让学生明白,只有学习才是自己将来能在这个社会立足的唯一出路。他们将来不但要面对中考、高考,还要面对职业招录和人才选拔,奋斗的路无论多么艰难也必须走下去,丝毫不敢松懈。因此,他们认为这个“负”,可能减的是学生的前途。
因此,当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的时候大家是开心的,是非常赞成这一举措的,可背过头去又是一阵哀叹。学校、老师、社会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家长、学生们也不是不愿减,而是不能减。因为大家都在怕,怕他们自己所担心的那些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