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上周六观摩了一个幼儿园绘本分享活动,在活动的亲子共绘环节,各个家庭自然的展示着他们的共处模式,各种教养方式展开着激烈的角逐。
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桌桌上,几组家庭略显拥挤的坐下了,一位和蔼的老人默默带着小小的孙女离开了拥挤的桌桌,她们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没有人挤了,没有凳子坐,没有颜料用。怎么办呢?在老人的眼色示意下,小女孩儿心有灵犀不点就通的自然的把桌上的唯一的咖色颜料挪到了她们的世外桃源里。好了,桌上的家长们惊呆了,这可怎么办好?一个家长求助了老师,然并卵,老师可能没听清楚,这个抗争挣扎了一下,石沉大海了。一个家长举头四望,可能看到了隔壁桌上有多余的咖色颜料,但是碍于面子,他沉默了,这个抗争连挣扎都没有,也默默的消亡了。没有咖色颜料先画别的部分呗,可是总有不得不面对咖色缺失的时候,最后一名家长,鼓足勇气,礼貌的问到祖孙两人:您还用咖色的颜料吗?让我们用一下吧?他旗开得胜,他带回了咖色的颜料问题解决,绘画和谐的进行着。一朵朵娇滴滴的形态各异的桃花,在咖色的树上,肆意的开着。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们有着惊人的模仿的天赋,像克隆一样,精准的模仿者成人,尤其是父母的一举一动。如果你心中无他人,你的孩子会和你一样,只能看见自己的需求;如果你的利益被侵犯了,但是碍于面子没有反抗,你的孩子会认为利益受损是最正常不过的,他会更甚于你的沉默下去;如果你做了一次尝试,失败了,你便放弃了挣扎,你的孩子也许就会和你一样,尝试一次之后,成功很好,失败也很好,唯一不好的,可能就是被掠去的利益依然没有回归;如果你想想办法,礼貌的捍卫了你的利益,你的孩子会琢磨你的做法,积极礼貌的维护着他小小的权益。
你希望孩子在面临一种情景时会怎么去表现,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在面临这种情景时,用你期待的方法去处理给孩子看;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需要做的就是检验自己的行为,自己先成为那种人的样子。如果没有,那么请纠正,因为父母自己一次都没有示范就想让小小的孩子自己悟出父母心中完美的样子,未免难度太大。
常常听家长抱怨:自己家里的孩子太固执,一点听不进大人的意见;自己家里的孩子太懦弱,被别的小朋友抢了玩具,一句话都不说;自己家里的孩子太暴躁,动不动就摔东西;自己家里的孩子……在家长抱怨时,下次我一定会委婉的问一下,孩子的情况,成人,你身上是否有类似的影子?孩子就像是微缩版的成人,孩子身上的绝大部分特点,可以在成人身上找到类似的特点。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把自己变成那样的人吧!
PS:很多时候,幼儿园应该教育的不仅仅是幼儿,更应该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