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无论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都会经常犯一些错,犯了错误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这不是我的错,是别人的错。为自己做的事情找理由,找借口。
这种自我辩护的行为会扭曲现实,无法改变坏习惯,还会妨碍我们改正缺点。
这种自我辩护的现象非常普遍,普遍到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这种自我辩护的心理,可能就是大多数矛盾冲突的本源,或者是最终的那个出发点。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会有这种习惯。情侣吵架的时候,一开始谁都不会认错,直到有一方放弃自我辩护,这段冲突就会结束。
那么人为什么会犯错?第一,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就是不知道做的事情是对是错。我们常常说无知者无过,那么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人们往往是通过结果才能来判断。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在错误发生的那个时候,在所处的那个环境下,他做的选择极有可能是对的。比如家里人病了,由于国内药品比较贵,家里的小孩从国外想方设法去带一些药回来,这种行为就有可能因为触犯法律而受到制裁。所以买药这个事情,从当事人的角度,他做的是选择一定是对的,但换一个角度,他又是错的。
第二,我们的大脑并不精密本身就会犯错。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管窥效应,就是人在很忙时间很紧的情况下,注意力会更集中,只会注意最紧急的事情,这就出现了视觉盲点,所以我们平时都是越忙越容易出错,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比如钥匙落在家里了,开车撞人了。这些大大小小的错误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没想到”一个事情的走向是被一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数相关可能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犯错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我们知道错误导致的结果,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情绪,伤害我们的身心,但是大脑会保护我们的身体,大脑是不会让身体经常受到这种折磨的,所以一开始把责任推卸掉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所以犯了错之后的自我辩护,就是一种自动完成的保护机制。自我辩护的本质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就是当自己的行为和事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就会想办法调和这种矛盾,让它变得统一。
比如我在公司,克服了很多困难才得以生存,如果现在就出去,这些努力就白费了。因此,当我决策是留下还是出去的时候,我可能不会太在乎这个公司的前途,这个公司的命运,我自动启动了自我辩护,来让自己免受失调的痛苦,这种不经意的自我辩护会让我们对现实进行扭曲,制约我们发现自身的错误。
决策的金字塔式是我辩护的帮凶,在做抉择的时候是站在一个金字塔的顶端,在顶端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不管你选择哪一个,你都会越来越认同自己的做法。
科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行为电机实验,有一个科学家走过来和你说,给你一千块钱,让你对另外一个人进行一次电击,电击的幅度是500伏,这个幅度会让一个人产生巨大的痛苦,但死不掉。当科学家给你提出这一要求的时候,你可以设身处地的考虑到这种痛苦,往往就会拒绝这个实验。但在这个实验的另外一个步骤当中,科学家只要求你从一百伏开始,因为一百伏的电压不至于让人痛苦,只会觉得有点不舒服,然后每次只增加10伏。参加实验的3000多人中,绝大部分都同意参加这个实验,其中有2000个人在微调电击幅度的时候,把电击幅度最终加大到了500伏,而这些人在第一次让他们直接加到500伏的时候,往往是拒绝的。而这些人在实验以后,往往就说这不是我的错。
我们都是通过自我辩护,来让自己免受失调的痛苦,这种不经意的自我辩护会让我们对现实进行扭曲,制约我们发现自身的错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总是犯了错之后才会去关注和改正,这就是错误不可避免的一个特征。蠢的反义词其实不是聪明,而是精明,聪明其实和愚笨是一对反义词。会和错误相处,从错误中学习,把他当做生命中成长的契机,这也是成长中最原始最笨拙,但也是最有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