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成年生活初期最自由的时间段,它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通过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一个丰满的精神世界。
但是,很多人报考大学只是为了以后能够找到好一点的工作。
欣欣不同,我读大学的目标很明确——进修思想层次。
1.思考能力=高度悟性
身边的同学对教育的认知已经固化: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考试得高分。
他们极力饰演一名“好”学生,但不懂得如何思考,也不热爱思考。
思考,实质上,是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包括现实故事、固有认知、价值观等形成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感知。我们不仅要学会思考,还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方法,通过多角度的比较,更加全面地分析事物。
你能发现,那些思考能力强、见解独特的人通常拥有“与生俱来的高度悟性”,也就是【自愈能力】。
他们具有高度的心理调控意识,将每一次失控的环境都当做修炼的机会,遇强愈强。
2. 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则是反思的前提
我觉得,独处,不仅体现在舍友看韩剧的时候,你选择安静地看书和写评注;
也体现在你在娱乐放松的时候,还能将精力留存一部分用于思考。
譬如我经常在打机等待进入游戏的时候思考人生。
独处是思想独立、三观成型的重要经历。
它如呼吸一样常伴着,这样我们能够面对任何外界刺激都留存一部分理性的声音。
反思是蜕变的前提,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时,我们可以训练从变化中成长的能力,除了选择埋怨和愤怒,还可以选择训练忍耐与控制情绪。
3.学校有罪
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技校,将学生批量加工成职工。
但是,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而是经历教育。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教育,不是要消费,而是要付出精力的,而且必须沉浸式全身心地投入。
大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即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练习严谨、有深度的思考过程;老师们应该通过探究和讨论,让学生逐渐熟悉思考技能,提出新的问题迫使学生进一步展开解释自己模糊的回答,帮助学生运用已学的跨学科知识去检验正在接触中的理论,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专权的父母也有罪
《特权背后的代价》一书中,临床心理治疗师Madeline Levine指出:
“不少父母利用孩子的成就来填补自己脆弱的内心。”
他们要求孩子达到他们设定的目标,通过孩子表达自己对自由和稳定的向往。
《尊重儿童权利》书中也说过:“你让我亲一口,我再给你糖果吃。这是自私,不是爱。”
上大学得到的自由可能带来恐慌和迷失,因此我们更容易选择放弃,让父母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得到父母的支持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学会不受父母左右更加重要。
要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5.是什么阻止你实现目标?——是害怕。
恐惧,是控制人心的一种有效媒介,掌权者给百姓灌输恐惧就是想要掌控他们。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有意天真”,即面对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要能够无视“不可能”的种种原因。因为在强大的抵御力面前,诱惑也会变得脆弱。
与其为成功而工作,不如为工作本身而全身心投入。
当你开始过度关注外在奖励时,提醒自己必须重新关注工作本身,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快乐便油然而生。
6.如何找寻热爱?
很多人以为拿奖学金拿到手软的优秀学生不会迷茫,这就想错了。
迷茫的实质是盲目(严重缺乏对自己的洞察力)。
也就是说,迷茫是因为缺乏热爱,不知道自己今后为什么奋斗一生。
现在的大学生功利心太浮躁,总觉得自己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成就一番大事业。他们害怕在人前示弱,因为示弱意味着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务,也就是不被选上。
▲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热爱呢?
①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
②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
③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
④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
7.少喝鸡汤多干实事
我们一直被灌输一个错误的理念: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现实中有很多事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能够发挥自己擅长的能力,起码我们可以收获快乐。
作家Geoff Dyer精辟地总结了一句话:“为了事情自身而做事情,不计较结果,都是值得的。”
当你所做的事情具有强大的使命感时,你会感受到无比的成就感。
因为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附上《优秀的绵羊》书中提及过的部分书单——
1.《特权》多纳特:学术上的偷工减料普遍存在,知识分子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
2.《被选中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秘史》:入学考试科目中的希腊、拉丁语,公校并不提供,因此美国大部分高中毕业生从一开始就没有争取机会。
3.《如何敲开常春藤盟校之门》:于是,名校痴狂症爆发了,大学也越来越擅于市场营销(降低录取率→显得招生数据逼格高)
4.《苍白的国王》:不少父母利用孩子的成就来填补自己脆弱的内心
5.《通往目标之路》:监督和批评并不能等同于孩子的关注和引导
6.《虎妈战歌》:事实上,我并不懂得如何享受生活,那为什么我的女儿可以享受?
7.《天才儿童的悲剧》:“完美”的孩子才值得疼爱,只有成功才值得被爱
8.《波特诺的怨诉》:犹太父母一边教育孩子他们是独特的聪明的,与此同时又嫌弃他们,说他们是自私的不知感恩的鲁莽的小废物
9.《失乐园》:嫉妒的本质——他人情况愈好,你的感受愈糟
10.《创造一个阶级》:私人升学顾问的角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包装自己,刺激招生官胃口。最终,我们教会学生的是,自我是可以被包装的
11.《应对学校》:学生质疑教育的本质,甚至不相信教育
12.《有目标地工作》:读者应该向自己提问:“我擅长做什么?我关心什么?我坚信什么?”
13.《全球成就鸿沟》:信息唾手可得,关键在于是否懂得如何有效利用信息
14.《犯错》:质疑是一种技能,犯错是智慧的基础
15.《圣经》:金钱本身并不邪恶,邪恶的是人们对金钱的狂热和贪婪
16.《微型企业家时代》:新人类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另外,终生学习能力、持续成长和创新的态度也是不可缺少的
17.《临终时最遗憾的五件事》:我真希望自己有勇气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他人期望的阴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