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参加夏令营,爸爸带哥哥也出门了,家里就剩下我一人,收到儿子要零花钱的信息,没有任何称呼只是要钱,一瞬间心生不爽,这难得的清净让我进入思考。
孩子为什么是这样的状态?在这一路的成长过程中我给了他什么样的金钱观?以后该如何朝着培养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方向去践行...
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从不爱表达到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茫然到现在渐渐清晰用了这几十年的时间。特别这两年在不断内观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很多的“执念”,在那些根深蒂固的模式徘徊的困境中,我知道了“放下”是如此的重要!
但真正的放下很难,就如同我们时常有来自孩子的挑战,放下了难道就是不管他?肯定是不行的,但管就难免会出现“战争”“控制”等双方都不喜欢的情形出现。PD里强调“温和而坚定”,如何真正的做到“温和而坚定”可能需要我们有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
面对一个有挑战的孩子,无论多小首先得知道ta是一个独立的人,允许甚至感谢ta有不同于我们的声音,这是做到“尊重”。
其次相信每个人都是向往好的,想到《王阳明-知行合一》里说一个小偷也不愿意别人说他是贼,何况是一直在我们爱中成长的孩子,给他们一定试错的机会,让他自己学会思考与总结,这是做到“相信”。
还有就是我们喜欢用未知的恐惧限制孩子,觉得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怎么样!其实未来怎么样我们谁也无法知道,这个世界“变化”就是唯一不变的。我们想抵抗住不好的事情,想留住美好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贪念,也是带来痛苦根源。其实我们只需把握好当下的一切,用包容的心看着孩子的好与不好,在我们每一个用心生活的背后,孩子自然会习得我们的优良品质,这是做到“接纳”。
看到前面的归纳更加感到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来自我们家长,是我们有着太多的期待,没有尊重相信接纳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心生叛逆,让我们有了太多的情绪。
不是孩子弱,其实是我们内心的力量不够。那种发火、无奈、愤怒的背后是我们的恐惧与无助,这种不安全感带来是孩子用各种行为去寻求安全感!
人的本能是需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我们没有给到孩子安定的心,如何让他们安定的做自己?
这是翻东西突然看到妞不知道是幼儿园还是一年级写的一段话,当即我有想哭的感觉。孩子会认为作业没带害怕老师会不喜欢她。这也和我们平时教导理念相符,要做一个听话讲规矩的好孩子。其实,孩子有敬畏之心没错,只是我感觉当他们恐惧无助的时候,需要有来自家庭的关怀,这样他们才能更勇敢的前行!
可以有情绪但不能陷入情绪之中,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突破固有模式用爱来完善,让自己更加的柔软而有力量!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这是我听了稻盛和夫的《干法》后最深刻的印象,和王阳明的心学相通,愿这些古老的智慧能深入心灵,这是我以后需时刻觉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