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1000米的地方,又开了一家购物中心,无一例外地,人气最旺的必是各色食肆。
好像所有的购物中心都逃不开一个这样一种“魔咒”:美食吸引法则。每一个购物中心里,总有几个一到饭点必排队的馆子,哪怕是等上半个小时,一众吃货也要吃上那口心心念念的味道。每当一个新的地标商业综合体建成,吃心不改的“饭人”们便过微信昭告朋友圈:这里有新据点,我已签到鉴定,你还不来?
仿佛刷美食新店是一个“吃货”“饭人”的标配,否则便不配成为一名合格有爱会生活的都市人。法国美食家布里亚萨兰说“与发现一颗新星相比,发现一款新菜肴对于人类的幸福更有好处”。在不断地觅食尝鲜中,幸福感这个抽象的概念得到了短暂的提升。
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关系,也算吃过各种类型的馆子,见识过些许美食背后的人和事,一路吃下来的体悟却是:世上最好吃的,还是那些纯粹简单的味道,比如妈妈味,比如街头巷尾几十年不变的古早味。
与一波又一波寻味尝鲜相比,亘古不变的妈妈味、古早味就像是每日都需要的清水和空气,你不会特别在意它的存在,却又一刻也缺失不了,那是不知不觉, 经由岁月长久打磨,嵌在你生命DNA里的组合。一个一个个体的DNA,便组成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的风味和美食文化。
在吃学发达的华人圈,两岸三地的食神们无一例外地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最朴实、最纯粹的食物。《舌尖》系列不用多说,戳中我们的正是那一碗烟火。香港饭人欧阳应霁的“味道 ”系列,香港味道也好,台北味道也好,都津津乐道于市井小食。台湾文人吃家舒国治的《台北小吃札记》《穷中谈吃》,则直接以小吃写出台北性格。以上大咖最打动我们的都是简单地道的食物带来的幸福感,以及食物所代表的在地性格,人与人之间借由食物建立的人情纠葛。简言之,就是吃心。
吃心,既是人性对生活美学最直接的表达,也是关于吃最本真的执着。不论是停不下来的尝鲜,还是忘不了的古早味,都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快时代刷幸福感的神器。那一碗活色生香的新鲜时尚,以及那一碗令人踏实的烟火,都在夜深人静时煽起了朋友圈大大小小的羡慕嫉妒恨。生活向前,吃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