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已说过,年轻时涉世未深,内心浮躁,心不定就难成事,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魂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如果良知是太阳,那么七情就是浮云。太阳是移动的不可能总停留在一刻,无论何处,只要有一线光明,就全是阳光所在。天空及时补满乌云,可你还是能看得清,这是良知的妙用。而这妙用无非是掌握一个度罢了。按你所说,因为云能遮日,就要抹去天生的浮云了么?
第一立志,就是要打定主意,下定做圣贤的决心;第二勤学,做圣贤必须勤学,努力学习知识和提升品德;第三改过,有错就改,绝不姑息;第四责善,也就是朋友之间要责备的方式劝善。
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与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王阳明极力指责佛教;“佛教徒担心父子连累他,就离开父子,担心君臣连累他,就离开君臣;担心夫妻连累他,就离开夫妻。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我们儒家,有个父子,就给他仁爱;有个君臣,就会对他忠义;有个夫妻,就给他礼节。什么执着于父子,君臣,夫妻的“相”呢?由此可知,这张纸的厚度就是责任心和使命感。儒家有,佛家没有。简洁地说,王阳明心学是一门要人去外面建功立业的学说,而佛道是龟缩避世的学说。
康有为曾说,言心学者必能成事,而且是大事,这句话在王阳明身上不言而喻的真理。因为王阳明心学,说白了,就是让人用心的学问。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一件事,只要你用心,正如王阳明所说,道德就在你心中,你用了这个道理就必能成事。“用心”其实就是一种使命感,为了一个目的进行全方位的思考。
归根到底,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天理”和“人欲”。饿了吃饭是“天理”,但非要吃鱼翅鲍鱼,就是“人欲”,困了非不睡觉,这也是“人欲”,虽然它不是不合理的欲望,但却是不合理的行为,因为你违反了人的生理规律。由此可知,天理其实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要,除此之外都是人欲。
王阳明也承认,道德虽然是每个人的问题,可有些人的道德被多年来的时间的俗气污染。已不能自动自发地流露,所以必须要树立道德楷模,让道德唤醒他们内心正要睡死过去的善良。他的办法是老办法,但老办法往往是最管用的。
他恢复了设立朱元璋时代,早已名存实亡的申明亭和旌善亭“两亭”制度。他要求庐陵县所管辖的各乡村都要设立这两亭。旌善亭是光荣榜;凡是热心于公益事业乐于助人,为国家和地方做了贡献的人,在该亭张榜表彰,树立榜样。这是存天理;申明亭是黑榜;凡是当地的偷盗,斗殴或被官府定罪的人,名字都在此亭中公布,目的是警戒他人,这是去人欲。 切勿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也不要让坚定之心有所动摇。要避免灾祸,要守护内心的光芒,以便在当时的困难处境这下仍能让他意志占上风,内心深处必须意志坚定,并且要一点,都不流露在外。如此,就能在困难中坚持。
所谓“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又能知是善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个身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从就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利支配谁。只要一个人有权利,那就是我自己,只要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一个人如果用心诚意,天下就没有难事,因为心外无事,一切都是心上事,就看是否用心。 第一等事就是读书,做圣贤。 真理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要去了实践了,才能更深刻体会这一道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
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 首先,心即理,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其次,炼心的目的也是成为圣贤一了百了。
阳明心学是一种信仰哲学,而信仰只有被实践时才有意义,王阳明融合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学,提出震耳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