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有一个月余没有回婆婆家了,回家小住了两天,昨晚临走的时候,宝宝拽着婆婆的手往屋里回,没有一丁点儿要回去的意思,对婆婆甚是依赖,粑粑麻麻在门外怎么呼唤都不愿意出来,最后是抱走的,粑粑麻麻的内心真是欲哭无泪。
从陪伴宝宝的时间来排序,由高到低是这样的:奶奶,爷爷,妈妈,爸爸,婆婆
从宝宝的喜爱程度排序,由高到低是这样的:奶奶,爷爷,婆婆,妈妈,爸爸
我们先忽略爸爸奔溃的内心。
幼儿期的孩子更多的是使用右脑进行情感感知,直接干脆。
所以,孩子的评价系统很简单,直接是从感知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心之所向,没有复杂的理由。
你对孩子付诸以100%的真心,还是80%的真心,孩子是能直接感受到的。
很多父母可能会很冤屈,我们也很爱孩子,经常陪伴他,把最好的给他,买很多新潮的玩具,带去很多的地方游历,怎么还是喜欢老人家更多一点,把亲生父母退而求次呢?
家长朋友们,回忆一下,你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你的手机查看频率是怎么样的?
是否在陪伴孩子玩玩具的时候,每隔五分钟就扫一下手机看看是否有信息?甚至孩子玩玩具,家长玩手机?带孩子去玩滑梯的时候是否直接关注的是手机而不是孩子?带孩子出去玩,照相之后花了多少的时间去研究美图秀秀把图弄美然后发朋友圈?
孩子心里感受到的是,爸爸妈妈更爱的是手机,不是自己。
解释只是徒劳,孩子已经感受在心里了。
在家长说孩子顽劣,不听话的时候,问一下自己,你了解你的孩子吗?是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呢?他的每一个行为你是真的都看在眼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