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自己工作的三分钟热度?
美国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法则,这个法则讲的是:从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到一个地方有三千英里的路程,这段路程地貌十分的地复杂,而且经常会遇到天气变化。如果要到达这个地方,到底每天需要走多少英里才合适呢?
答案是每天走20英里,大概是需要150天到达目的地。但是结果是很少人能在这5个月的时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里走完这段旅程。这个法则证明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行百里半九十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难道不知道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吗,而且这个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即坚持150天,每天走20英里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我们每每想到这些简单的道理,然后在回首自己的所做所为,无不惊奇的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道理都明白,但是事情没有做成。有可能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或者说是这些麻烦和困难并没有完全在我们的预期里面,所以我们碰到这些糟心事的时候,很容易被分散精力和注意力,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导致做事情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但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止这一种。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人类简史》曾经掀起过一次大众阅读的狂潮。这本书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讲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最开始,我们的祖先智人在东非迅速进化是靠的什么,笔者认为是三个东西:一是工具的使用,二是信息的传递,三是思考导致的行为创新。这三个东西并不是短时间可以掌握的能力,都是长期个人探索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的能力。毕竟,一个人会使用先进工具不代表整个种族都擅长此道。但是整个种族确实是依靠这三个东西向前进走出了非洲。要知道那时候人类的文化和认知层次并没有什么高度,但是大家却依然会做那些我们现在认为是艰苦奋斗的事情,而且是在没有什么所谓伟大理想和目标的前提下。很显然,做事情并不是一定像我们现在说的必须要方向和目标的指引之类的具体目的。而且靠着人类的本能的好奇心去做了很多具有开创新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恰恰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试想下,我们现在做事情是不是总得找个理由,或者还要精于计算得失,总是在事情开始前,得找一大堆的意义和教条思想去统领自己,然而越是这样,却越是容易在中途放弃,这种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把过多的期望和注意力放在了未来,却没有关注当下,享受当下探索的乐趣,所以当下对我们来说是压抑的,是负重的,是很容易逃避的事物(即便是在你知道只要做下去就能成功的前提下)。曾经有一个前辈对我讲学习的秘诀,他说的异常轻松和简单,“你为什么不把学习这件事当成跟你吃喝拉撒一样的事情,学习不是你生命中格外的东西,不需要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去做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它就跟你吃饭、睡觉一样正常,每天抽出时间吃饭你再行,那么抽出时间学习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搞的那么苦大仇深干什么。”事实上笔者那时候学习成绩确实不行,主要是压力太大了,干什么都觉得很困难。时隔多年后,心态越来越平稳,很少再有以前那种莫名焦虑的状态了。说到这里,笔者并不是说不要目标的指引,但其实只需要一个影子就行了,不必要钻牛角尖把目标和理想的一分一毛都想清楚,未来谁都无法决定,万一未来不是你想的那样,难道你要自杀吗,还不是照样生活,与其如此焦虑未来,还不如活在当下,学会享受每天的阳光和雨露,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情迎接未来。记住,执著未来很重要,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当下决定的,与其焦虑未来,不如把握当下。
除了上述的心态和理念外,笔者认为导致我们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原因还主要是由于习惯的未养成。习惯这两个字让笔者想起剑桥大学做的一个关于猴子习惯养成的故事,把猴子放在一个房间里面,为了让猴子不分心,调低光源,这样猴子只能注视到眼前的电脑的图像变化,当屏幕出现细小的黄色螺旋、红色线条还有蓝色线条这些彩色图案时,就怂恿猴子拉动眼前的拉杆,这样猴子就喝到了果汁,在这种反复多次的实验后,猴子明白了这个游戏规则,开始有目的的盯着屏幕,整个流程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和顺畅。研究人员慢慢改变了游戏规则,比如让果汁变得不那么好喝,或者延迟果汁的到达等等。当猴子再次拉动拉杆时,发现情况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好,随即生气和在脑子中产生了一种渴求的神经模式。别的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提前干预的实验。他们在猴子做实验的时候,把门打开,并且在猴子可以看见的视线内放置食物,这样猴子即可以拿到食物,也可以出去玩,这种分心的做法极大的吸引了那些没有形成强烈习惯的猴子,他们都走出了房间。这个实验后来的一系列结果都暗示了我们习惯的如此强大,从神经学的角度出发,长时间的习惯创造出了神经渴求。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渴求是逐渐产生的,就像我们的记忆皮层一样,经常性的锻炼和记忆会加深皮层的沟壑,从而记忆地更加牢固和长久,千万别小看人类大脑的能力。猴子的这个实验就是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猴子一旦看到电脑的屏幕图像,就会联想到之后的果汁,这种对果汁的渴求会让它展开行动,然后按照习惯的脑回路去获取果汁。这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没有养成做那件事情的习惯,这点对所有人都适用,当面对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没有经验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放弃,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养成做这件事情的习惯了。首先,奖赏是必要的,对别人大方,对自己也不要吝啬,面对未知的挑战的时候,给自己定一个奖赏目标,但是就像我前文说的,不要太执著于这个目标,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三心二意,这个“度”需要靠大家在实践中领会,别人教是教不会的,有了奖赏目标之后,我们做事的时候会联想到这个奖赏,大脑中的奖励机制和行为动机就会产生联动,带着对奖赏的渴求,慢慢的形成习惯回路,即联想奖励-行动-获得奖励。这一回路不断重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同时记住,在获得奖励之后还要不断的增强自己对奖励的渴望。很多所谓的成功学在讲人的习惯一般可以用21天完成是有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依据的,何不尝试着坚持21天以上呢。
最后回到我们开头的二十英里发则。二十英里法则对我们的启示是只有保持自律,始终如一每天坚持走二十英里的人才能完成目标,这个法则的核心问题是拒绝追求一时的努力来追求卓越,在外部的诸多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内在的确定性。即我上面的两者相结合,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执著于眼前将要走的路,建立自己的习惯回路,增强自己对达成目标的奖赏的渴求,谦卑而执著,执著而无
畏,一点一点的达成自己的目标。
此文章为本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2018年5月19日
美国心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法则,这个法则讲的是:从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到一个地方有三千英里的路程,这段路程地貌十分的地复杂,而且经常会遇到天气变化。如果要到达这个地方,到底每天需要走多少英里才合适呢?
答案是每天走20英里,大概是需要150天到达目的地。但是结果是很少人能在这5个月的时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里走完这段旅程。这个法则证明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行百里半九十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难道不知道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吗,而且这个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即坚持150天,每天走20英里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我们每每想到这些简单的道理,然后在回首自己的所做所为,无不惊奇的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道理都明白,但是事情没有做成。有可能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或者说是这些麻烦和困难并没有完全在我们的预期里面,所以我们碰到这些糟心事的时候,很容易被分散精力和注意力,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导致做事情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但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不止这一种。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人类简史》曾经掀起过一次大众阅读的狂潮。这本书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讲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最开始,我们的祖先智人在东非迅速进化是靠的什么,笔者认为是三个东西:一是工具的使用,二是信息的传递,三是思考导致的行为创新。这三个东西并不是短时间可以掌握的能力,都是长期个人探索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的能力。毕竟,一个人会使用先进工具不代表整个种族都擅长此道。但是整个种族确实是依靠这三个东西向前进走出了非洲。要知道那时候人类的文化和认知层次并没有什么高度,但是大家却依然会做那些我们现在认为是艰苦奋斗的事情,而且是在没有什么所谓伟大理想和目标的前提下。很显然,做事情并不是一定像我们现在说的必须要方向和目标的指引之类的具体目的。而且靠着人类的本能的好奇心去做了很多具有开创新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恰恰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试想下,我们现在做事情是不是总得找个理由,或者还要精于计算得失,总是在事情开始前,得找一大堆的意义和教条思想去统领自己,然而越是这样,却越是容易在中途放弃,这种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把过多的期望和注意力放在了未来,却没有关注当下,享受当下探索的乐趣,所以当下对我们来说是压抑的,是负重的,是很容易逃避的事物(即便是在你知道只要做下去就能成功的前提下)。曾经有一个前辈对我讲学习的秘诀,他说的异常轻松和简单,“你为什么不把学习这件事当成跟你吃喝拉撒一样的事情,学习不是你生命中格外的东西,不需要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去做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它就跟你吃饭、睡觉一样正常,每天抽出时间吃饭你再行,那么抽出时间学习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搞的那么苦大仇深干什么。”事实上笔者那时候学习成绩确实不行,主要是压力太大了,干什么都觉得很困难。时隔多年后,心态越来越平稳,很少再有以前那种莫名焦虑的状态了。说到这里,笔者并不是说不要目标的指引,但其实只需要一个影子就行了,不必要钻牛角尖把目标和理想的一分一毛都想清楚,未来谁都无法决定,万一未来不是你想的那样,难道你要自杀吗,还不是照样生活,与其如此焦虑未来,还不如活在当下,学会享受每天的阳光和雨露,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情迎接未来。记住,执著未来很重要,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当下决定的,与其焦虑未来,不如把握当下。
除了上述的心态和理念外,笔者认为导致我们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原因还主要是由于习惯的未养成。习惯这两个字让笔者想起剑桥大学做的一个关于猴子习惯养成的故事,把猴子放在一个房间里面,为了让猴子不分心,调低光源,这样猴子只能注视到眼前的电脑的图像变化,当屏幕出现细小的黄色螺旋、红色线条还有蓝色线条这些彩色图案时,就怂恿猴子拉动眼前的拉杆,这样猴子就喝到了果汁,在这种反复多次的实验后,猴子明白了这个游戏规则,开始有目的的盯着屏幕,整个流程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和顺畅。研究人员慢慢改变了游戏规则,比如让果汁变得不那么好喝,或者延迟果汁的到达等等。当猴子再次拉动拉杆时,发现情况变得没有以前那么好,随即生气和在脑子中产生了一种渴求的神经模式。别的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提前干预的实验。他们在猴子做实验的时候,把门打开,并且在猴子可以看见的视线内放置食物,这样猴子即可以拿到食物,也可以出去玩,这种分心的做法极大的吸引了那些没有形成强烈习惯的猴子,他们都走出了房间。这个实验后来的一系列结果都暗示了我们习惯的如此强大,从神经学的角度出发,长时间的习惯创造出了神经渴求。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渴求是逐渐产生的,就像我们的记忆皮层一样,经常性的锻炼和记忆会加深皮层的沟壑,从而记忆地更加牢固和长久,千万别小看人类大脑的能力。猴子的这个实验就是一个基本的学习过程,猴子一旦看到电脑的屏幕图像,就会联想到之后的果汁,这种对果汁的渴求会让它展开行动,然后按照习惯的脑回路去获取果汁。这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没有养成做那件事情的习惯,这点对所有人都适用,当面对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没有经验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放弃,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养成做这件事情的习惯了。首先,奖赏是必要的,对别人大方,对自己也不要吝啬,面对未知的挑战的时候,给自己定一个奖赏目标,但是就像我前文说的,不要太执著于这个目标,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不能三心二意,这个“度”需要靠大家在实践中领会,别人教是教不会的,有了奖赏目标之后,我们做事的时候会联想到这个奖赏,大脑中的奖励机制和行为动机就会产生联动,带着对奖赏的渴求,慢慢的形成习惯回路,即联想奖励-行动-获得奖励。这一回路不断重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同时记住,在获得奖励之后还要不断的增强自己对奖励的渴望。很多所谓的成功学在讲人的习惯一般可以用21天完成是有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依据的,何不尝试着坚持21天以上呢。
最后回到我们开头的二十英里发则。二十英里法则对我们的启示是只有保持自律,始终如一每天坚持走二十英里的人才能完成目标,这个法则的核心问题是拒绝追求一时的努力来追求卓越,在外部的诸多条件不确定的情况下,保持内在的确定性。即我上面的两者相结合,保持心平气和的心态,执著于眼前将要走的路,建立自己的习惯回路,增强自己对达成目标的奖赏的渴求,谦卑而执著,执著而无
畏,一点一点的达成自己的目标。
此文章为本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