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情景1:
孩子早上起床磨磨唧唧,不穿衣服,拿了衣服给她,过一会我回来看看,她还那样,一动不动,也不穿衣服,我急不住,赶紧帮忙穿好,穿袜子的时候,我让她自己穿,自己选,她不同意,我们俩一起拿也不同意,我就四个袜子一组的拿,让她选,选了四组还没有相中的,我按捺不住了,举起手掌使劲拍了她的大腿,疼的她哇哇直哭。
应对:气愤,指责、讨好
行动:抱起孩子安抚她
感受:气愤,心疼,焦急
气愤观点:早上起来,赶紧穿衣服,早一点去学校吃饭,晚了饭就凉了。
心疼的观点:
打孩子倒是不对,可是孩子太气人了,太折腾这个老妈了。
焦急的观点:
早上时间紧张,还得收拾家务,每天上班的时间那么少。
期待:
期待孩子乖巧懂事,说啥是啥。
难道这样的孩子是我喜欢的吗?我好像要求她言听计从,像机器人一样。
作为妈妈,有没有想到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难道孩子没有有情绪的时候吗?
有没有观察到孩子身体不舒服?
这样看来,我刚才的期待好像不太成立!
我该怎么办?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我想早上还得早半个小时起床,保证大人吃完饭接着送孩子去学校吃,不耽误孩子吃饭,其实关键还是自己要调整。
内在的渴望:我小时候好像没有一个有耐心的妈妈这样对待过我,我只会模仿了妈妈的教养方式去对待我的孩子,我的觉知觉察力也不足,没有想到孩子会有身体或者在幼儿园受到挫折等一系列可能。
我如果记忆里有那么一个耐心的妈妈,或许也会有耐心的对待自己的孩子,我的妈妈已经竭尽全力的抚养我,我没有更多的渴求,只是这种代际遗传可以从我这里结束了,妈妈没有给我耐心的示范,但是让我受到了好的教育,我也拥有超强的学习力,所以我是完全可以做到有耐心和有信心抚育自己的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