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如丝,微风中的雨滴像纷飞的小雪粒,在黑色的背景中尽情舞蹈。落雨的秋,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读书天。
在上周的“麦家陪你读书”,共读的是第166本书,由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的小说《丛林之书》。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在1907年凭借《基姆》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仅42岁。是英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也是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奖得主。瑞典文学院形容他:“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865年,作家吉卜林出生于印度孟买,他生命中的前6年,就在这块神秘奇异与肮脏落后互相纠缠的土地上度过。当时,他的父亲在一所艺术学校担任建筑雕塑学教授,家庭经济良好,来往的均是艺术家、作家、知识分子。他与印度仆人一起生活,每晚睡前都能听到王子公主、神话传说等故事,最先学会的就是印度语,生活无忧无虑。在长长的一生里,快乐总是如此短促,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往往就是最美的时光。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吉卜林的父母把不到6岁的吉卜林和3岁的妹妹送去英国的寄养家庭。
寄养家庭里的霍洛威夫人是一位宗教狂热者,她似乎没有共情能力,对待离开父母的两个幼小孩子,不仅没有给予温暖,反而残忍地虐待,将惩罚当作乐趣。于是,当吉卜林开始学习时,他如饥似渴。他渴望识字、读书,对他而言,文字就是精灵,能帮助他逃脱监狱一般的生活。可见,阅读是对抗苦难与遗憾最好的方式。每一本书都是一座避难所,庇护着一颗颗纯真的心灵,不让他们被世俗伤害。5年的牢笼生活,在吉卜林心中烙刻了无法磨灭的伤痕。后来,开始写作的吉卜林,将这段岁月写进了文字里。作品《咩,咩,黑山羊》里,就投射着他内心的伤痕与暗影。
12岁时,吉卜林进入了英国联合服务学院。5年后,吉卜林毕业了,他选择离开英国,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印度,并执笔创作。最初,他担任报纸记者、助理编辑,文章、诗歌陪伴着他的生命,出版诗集,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笔耕不辍,步履也不曾停歇。如此,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饱满的7年。阅读充盈着灵魂,旅途则饱满了视野。此后的辉煌岁月里,吉卜林从未停止对文字和远方的求索。正如吉卜林的那句话:“谁要能长久守候,最终必有回报。”
最终他还是回到了英国,专心从事写作。1936年,71岁的吉卜林因脑溢血在伦敦逝世,一颗闪耀文坛的星星陨落了,但他留下的经典作品,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光。
小说《丛林之书》主要讲述了,在印度的原始丛林里,一个人类婴儿在老虎谢尔可汗的攻击中与父母失散,被狼群收养了,成为狼孩,取名莫格里。尽管狼孩被老虎谢尔可汗的攻击使他与亲人离散,但也让他经历了一场奇遇。狼爸狼妈对他视如己出,四只小狼是他的兄弟,狼群首领阿克拉保护他,棕熊巴洛与黑豹巴赫拉教他丛林法则、生存技能,岩蟒卡阿与他作伴……丛林的庇护使莫格里像风一样生长,学会了许多生存本领、各种动物的语言。从柔弱的孩子变成自由穿梭于丛林里的勇者。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写给童年、青年、成年、老年读者的童话”,它既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也赞美无所畏惧的少年。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年龄的读者,都会在这些故事里有着自己独到的、合理的理解。这一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常读常新。当然,还有对人类的嘲讽。
当这本书的共读接近尾声时,让我们看看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阅读这本书的情景吧。她会时而开怀大笑,时而黯然落泪,读完后又不断地遐想。而扶桑国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就曾经感慨:“勇敢的獴和狼孩莫格里,以及椰树绿荫下打盹的水牛、甘甜的和风和温暖的日光拥裹中的热带风物,在(我)幼小脑海中留下鲜明印象。”
谷主麦家曾说:“文学的存在,正是为了提醒大家:梦想比现实更永久,轻盈的内心比沉重的肉身更重要。”我愿意在麦家的阅读团队引领下,共读文学经典,回到纯美的精神家园……“读书就是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