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亦亦做什么事情都快,他们用雷厉风行形容她。走路、吃饭、学习、工作.......她感觉自己一直被某种无形的推手往前推,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她的脑袋永远在下一刻,当下是什么滋味儿?明确又模糊,她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但总隐隐感觉有什么不对劲儿。
记得小学时,和同学们在操场跑步,亦亦跑了一圈又一圈,觉得这样的学习跑步特别无聊,某种深刻的乏味感。那会儿就想,童年的生活为何如此无趣?但又无解。
十多年前,亦亦在内蒙鄂尔多斯的一个小镇上生活,意外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一行禅师的书,名字至今都非常清楚,叫《与生命相约》他记得里面有关于莲花、用慢慢步行去感受心静的描述,给亦亦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他走在鄂尔多斯的马路上,开始尝试慢慢走路,每一步都想像踩着一朵莲花,那一刻的体验真是从未有过,安静、细致、轻灵、愉悦。霎那间,亦亦品尝到了不同寻常的滋味儿。这滋味儿让十年后的她回想起来还是感到难得的享受。
“阳光底下无新鲜事。” 表面看起来日复一日,可内在的感受完全不是那么简单。遗憾的是,不是每一刻都有这样的滋味儿,一不留意,生活又开始快快快,奔向速度,那种美妙的感受又溜走了。
心理学教授讲道:“去感受路,而不是赶路。”而亦亦大部分日子都在赶路,忙着追逐某个目标,和人比,气自己。上进、努力、图的是过得更好,后来,感觉到:生活的滋味儿,就在此刻,自己用心品尝,真正属于自己,跟他人完全无关。
有次去海边,她把手机放在酒店充电,独自静静地坐在海边,望着黑夜中的大海:七八只白色的船只无规则地停留在海面上,海面是墨蓝色的,连着深厚的天空,一眼望去,完全是一幅幽静安详的画面,亦亦一直看着看着,被大海的魔力诱惑,整个人都丢进去了,完全沉迷,很久,才醒过来。后来亦亦幸运自己没带手机,否则一定会想要拍下来,破坏那一刻的静谧享受。
亦亦开始把安静的心投放在每一个她能够意识的时刻,比如,说话、拖地、做菜......她都调整呼吸,尽量让自己心静下来,再去行动。如果快了,意识到了再去调整到缓慢的节奏。
这接二连三的美妙感觉让亦亦一下子感受到了生命的味道。要慢、要静、心要软、要宁静、要致远。
后来,亦亦看很多静心方面的书,谈到每天练习十分钟静心,坚持十天看看有什么不同?其实,亦亦发现,当下静心当下就是收获,所有的味道、奥秘全在此刻,否则,乔布斯为何每天打坐一小时去静心呢?
我想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