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三·四〇】
贤者多情,每离所官之地,动致留连。韩魏公离黄州,依依不舍。尹太保四督江南,三十余年。乙酉入相,正值重九之时,先别栖霞,再辞蜀阜,凄然泣下。公不能舍江南,犹江南之人亦不能舍公也。余送至清江浦,每晚必见。及渡黄河,公犹教以明晨作别。临期,余乍盥面,而公遣家人来,云:“公已上马行矣!”盖恐面别之难为情耳。后从京师寄诗云:“歌到离亭声断续,人分淮浦影东西。”又曰:“三年只觉流光速,一别方知见面难。”
韩魏公,即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词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宋英宗时,参与调和帝后矛盾,确立储嗣之位。宋神宗即位后,坚辞相位,连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又反对“熙宁变法”。累官永兴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国公。熙宁八年(1075),韩琦去世,年六十八。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至清代,更先后从祀历代帝王庙及孔庙。其文“词气典重”;为诗不事雕琢,自然高雅;工书法,尤善正书。家中聚书上万卷,在安阳筑有“万籍堂”。今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传世。
黄州,古代黄州府的简称,在宋代时辖区约为今黄冈、黄陂、木兰、麻城4县,至清代时基本与今黄冈市相当。今有黄冈市黄州区,市政府驻地。按:本条诗话中“韩魏公离黄州,依依不舍。”并非韩琦在黄州当官离任。韩琦仕途中没有在黄州任职,只是在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0),曾来黄州投奔其兄、黄州刺史韩琚,在安国寺西厢房内发愤读书,“白昼青灯,风雨无怠”,终于考中进士,后成为一代名相。
尹太保,指两江总督尹继善。因其乾隆三十六年(1771)致仕时,加太子太傅,故袁枚尊称其“尹太保”。
乙酉,指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年,尹继善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封疆生涯,赴京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管兵部,又兼上书房总师傅,权势显赫,以致有“荣华冠九卿”之说。
栖霞,指南京的栖霞山。此地在清代属于江宁县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蜀阜,应指蜀冈,位于(扬州)府城西北四里。绵亘四十余里,西接仪征、六合县界,东北抵茱萸湾,隔江与金陵相对。扬州著名古寺“大明寺”、人文胜景“平山堂”即建于此。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巡游扬州,改题“法净寺”。“蜀冈”又称“蜀阜”,见于康熙题扬州天宁寺联:“花雨南天灵文传妙谛,香空蜀阜藩墅表名区。”天宁寺坐落扬州西北蜀冈之下。
清江浦,古地名,大致范围是今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文庙以西、里运河以南、古清江浦楼以东、环城西路以北的区域。清江浦于1415年开埠,在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繁荣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城市,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等美誉。明清时,以清江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东南四都”,有“中国运河之都”之称。
黄河,即今日之黄河。清咸丰五年六月十九日(1855年8月1日),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北岸铜瓦厢决口。黄水先流向西北,后折转东北,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铜瓦厢以东数百里的黄河河道自此断流,原本穿苏北汇入黄海的大河迅即化为遗迹。这是黄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黄河在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以前的流经路线是:大体上经过现在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山东的曹县、单县;安徽的砀山、萧县;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阴、涟水、阜宁、滨海等入黄海。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决口改道,行经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