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下了一场雨,这是立秋后的第一场雨,雨从傍晚开始,淅淅沥沥,竟然悠悠地下了一夜。
凌晨,被窗外婆娑的雨声吵醒,感觉风有点冷了,忙起来敞开一半的窗户,再躺回去时却毫无睡意了。躺在床上静听,听不到青蛙的聒噪声,却传来了蛐蛐的鸣叫。想一想日子,立秋这才几天呀!夜晚的主唱已然悄悄地换了角色,不由在心底笑一笑,自己真的是已经很久都不曾有时间和心境去关注天地间的浪漫了!悠忽间,在雨雾迷蒙中,我的思绪好像飘远到那个曾经给了我快乐童年的乡村。
这是一个古老且朴素的村庄,房子都是石板房,村子里的路也都是弯弯曲曲的。
一个牧童吹着竖笛骑在黄牛背上,在一个雨雾迷蒙的清晨,走在村子里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忽然,牧童从牛背上顽皮的跳落。在村北头的大杨树边停了下来,围着粗壮的大树转了一圈,他在找什么呢?原来秋雨下过,树下或许会有被秋风吹落的蝉。原来真的有一只!看,蝉翼上还有晶莹的细密水珠呢!牧童用一只手捏住蝉的前胸和后背,让它发出吱吱的叫声,然后爬到黄牛背上,继续往山坡的玉米地走去。
那个牧童就是我,那时,我只有八九岁的年纪,正在上小学。,每当立秋后,赶上夜里下雨而清晨雨不大下的时候,我的妈妈就会穿一身长裤长褂,头上戴一个头顶有尖的圆斗笠,用独轮车推着化肥到玉米地里给玉米施肥。地里的玉米已经一人多高了,而且大都开了花,玉米棒子也都长出了红红的胡须。妈妈说在这时上肥料庄稼才有后劲,才能够长出大大的玉米棒子。爸爸在矿上工作,距离老家很远,每回一趟家都要走一天的路,所以,只有在农忙时候,爸爸才会回家来呆上一段时间,而其他时间的田间劳作都是妈妈一个人干。
来到自家的地头,先大声喊妈妈,好确认一下妈妈的位置,因为,妈妈弯着腰给玉米施肥,在高高的玉米地外是看不到人的。妈妈知道。妈妈知道儿子来了,就会从玉米地的那头顺便来到地这头,只听见地里悉悉索索玉米叶摩擦的声响,再看见有两趟玉米棵不间断地向前晃动着,我就知道是妈妈从玉米地里弯腰穿行过来了。
妈妈来到地头,先放下手中盛化肥的小盆儿,再用另一只手抓起脖子上的毛巾来擦脸,妈妈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已经把他前额的头发弄湿了一绺。我赶紧端起独轮车上妈妈事先晾好的开水给她,她一口气咕咚咕咚就全喝光了。妈妈的上衣和裤腿基本湿透了,往下滴着水,草叶湿湿的贴在裤脚上面,干活穿的破布鞋上也沾满了泥巴和草叶。我知道妈妈很辛苦,想帮她分担一些,就对妈妈说:“妈,你很累吧,要不让我跟你一起干吧?”“不行,这化肥很伤手,又呛鼻子又辣眼睛的,你哪能干!”妈妈断然拒绝了我的请求,我眼睛垂下来,是妈妈不舍得让我干活。
我想起了手里的蝉,高兴的递给她看,妈妈看着我笑了。
妈妈走到玉米地旁边的菜园里去摘菜,那里长着茄子、豆角和辣椒。经过雨水的洗礼,蔬菜们个个新鲜而饱满,让人垂涎欲滴。妈妈把摘好的菜递给我说:“别在这里等我了,回家做早饭吧。这块地马上干完了,我得趁着地湿,太阳还没出来赶紧再去家西的那块地接着干。”
妈妈又要开始干活了,我只好提着菜,想着妈妈的嘱咐往回走,刚走几步,听见妈妈在身后大声说:“路上小心,别滑到!”“知道了!”我回答着。
雨彻底停了,我顺着来时的路坐在牛背上往家走去。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从5岁起就开始帮妈妈烧水,做简单的饭菜了,我边走边想:做什么菜呢?
快到村头的时候,我好像看到谁家的屋顶上已经升起了袅袅的炊烟。心里想着:等我做好饭,妈妈也差不多干完了,让妈妈吃完饭赶紧歇歇,这时手里的蝉吱吱叫了起来,我好像有了一个更好的主意,把它炒了给妈妈吃。我得意的笑了。远远地,我好像闻到了蝉在锅里被油炸出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