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语是河南话

195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母语作了如此定义: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

按照这个定义,我的母语就是家乡的方言——中原官话。说是中原官话,其实就是大家经常在影视作品中听到的那种有点土的、喜欢说“中”的河南话。

这就是我的母语,从小父母教给我的语言,我成长的环境中大家都在用的那些话。在我上大学之前,一直使用的都是这种“豫语”,看书时脑子里读出来的也是“河南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这就是我的乡音。

但是这样的乡音似乎正在逐渐消失,或者只能存活与中年人的口中,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摒弃方言,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把它传授给10后的子女。

我曾经见过一位高中同学上了一学期大学之后,口音改不回来,跟爹说话也是一口普通话。也见过大学校园中初始的两个老乡蹩脚的交谈:

你是哪个县的?

我是**县的**乡的。

啊,我也是那个乡的,你是哪个村的?

我是..X..X村....那个村的名字我说不出来...

作为一个县的同乡,我在旁边看着可笑又可气:干嘛呀,都是老乡,干嘛还拽你那三级乙等的普通话呀。

我很喜欢我的方言,跟说同一种方言的人在一起嬉笑怒骂极其过瘾。当然我也不反感普通话,它在不同省份人之间的沟通起着绝对的桥梁作用。曾经听一位老师讲过:方言是我们随身携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非常赞同。我觉得方言是我们身上除了姓氏和基因之外,另一个与我们的祖先产生联系的纽带。

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都不再教小孩子方言了,从婴儿出生就开始用各种发音的普通话呼喊孩子,直到他上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孩子不会说一句方言。这样的引导方式真的好吗?我总觉得大人之间说着流利的方言,扭头对孩子就是一口不那么流利的普通话,这样很别扭。

其实小孩子学习普通话是很方便的,电视里、广播里、手机里、游戏里、课堂上到处都是普通话,想不学会都难。可是方言就没有那么多的生存空间了,只能在大人的世界里听到。

如今有条件的家庭都在尝试这双语育儿,希望孩子长大就能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那为什么不把方言也教授给孩子,我们从小说到大的方言就那么的不上台面吗?

我在“知乎”平台上问过唯一一个问题:

只有一个回答,却解决了我的疑惑:

口音,语言,发色,就跟我们现在区分广东人还是东北人一样的道理,整个罗马帝国就那么大,在外打仗跑生活的人的基本技能

我恍然大悟。一个口音就能分辨出你是哪里来的,多么简单。

不同的方言容易被人贴上标签,河南人小偷骗子多,上海人抠门,广东人有钱,东北人一张口就是你瞅啥?但标签背后,是我们不同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代表着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

今天又听了遍北京理工大学,我语文高级素养公开课第二节方言与母语,很赞同老师说的那句话,方言是我们随身携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跟我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直都不赞同,从小只教孩子学着说普通话,见过很多父母互相交流是用方言跟孩子说话时却用蹩脚的普通话,我很看不惯,也见过很多小孩,平时只说普通话,而不会说一句方言,看着那些孩子,我甚至一时不知道身在何处,有没有一点方言谁知道这些是哪里的?

虽然很多学校都要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这对普通话的推广很有必要,但这方言的消失却是推波助澜,继续这样下去,方言就失传了,原来发展原本没有什么好与不好是传了就删了吧,大家互相不影响交流就好了呗,但看着童年的伙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感觉真的别扭,与方圆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美好的回忆

我是河南人说的当然是河南话,有生之年在外省呆的时间没有几天,所以我说的99%都是方言,玉,我很享受方言,嬉笑怒骂,我也会说普通话二级甲等的水平,不算太好,也比南方朋友说的标准些,但许多话尤其是富裕的情绪的话,用普通话的声调说出来,就是感觉有点假,因为这不是我从小陪着我长大的语言与腔调。



在每个城市,都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相似,如果没有几条小街几间老房,以及新人们独特的方言,置身钢筋水泥柱子浇筑的森林中,你怎么去分辨这里是哪里?回到叫小孩说话的问题上,我是要教我女儿是河南方言的,官方称为中原官话,而我太太因为她的方言太过难懂,我们之间的交流就是他讲普通话,我讲方言,但我还是叫你女儿,也学学妈妈的谎言去了解她妈妈家,家乡习俗,普通话,看看动画片就学会了,还用父母教吗?想想我们从小谁没说过普通话,父母也不会一上大学就都自动切换了吗?

我觉得语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底在于我们除了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才站稳,括弧?许多代之后也没有什么了,就是姓氏我不知道爸爸爷爷叫什么他的父辈,们都叫什么?翻了家谱也不记得许多,但我知道他们姓什么,同样传下来的,还有这外人看来多的,土得掉渣的口音

在说普通话,怎么国内看看是一种通俗语言,但在整个世界来看,不也就是我们中国的方言吗?

说到考研要再说一句,电视上听到的河南话都觉得土得掉渣,但在宋朝时,这里可是京城开封话就是当之流流行的普通话,同样觉得土得掉渣的还是陕西话,但李白杜甫们写的故事就是用这种口音读出来的,有艺术作品的处理以及媒体的指向,是我们的方言变得很土,但你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河南话就是流通性最好的,在哪里说出来对方都能听得懂,非常好用,比客家话粤语强多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