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党能够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要坚持学校思政教育与党的理论武装两手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学校思政课的思想指南。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亮底色。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创造性地形成了相对科学、完整、协同的思政课程系统,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创造了先决条件。因此,思政课建设必须围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政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作为思政课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不断创新思政课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从根本上建构自主的思政课知识体系,使思政课建设始终有理论制高点、思想制高点、精神制高点。
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学校思政课的日常教学。
面向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优化思政课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学校思政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学校思政课的日常教学,将党的创新理论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进展和关键问题纳入思政课,引导学生触摸时代脉动、在实践中解惑释疑。在日常教学中,党的创新理论要凸显“理论回应现实”“理论融汇实践”的交互育人理念,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呈现党的创新理论、回应现实生活世界的真问题,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逻辑主线串联高校思政课的各个条块,化解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各自为政”等难题。结合学生兴趣点创新思政课教学,切实强化大学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趣味性和自觉性。
将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学校思政课的实践内涵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聚焦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内涵,要使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协同并进、有机融合,向学生精准输出,把党的创新理论具象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予以呈现。二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紧盯学生备感困惑的问题,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价值渗透式教学方法,运用时政热点聚焦、案例分析研讨、情景模拟再现、嘉宾现场答疑、学生现身说法等教学手段,从理论感知、情感体验、实践反思3个维度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由实践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三是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深入社会实践、走进学生生活,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感性认识,使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助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和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