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酒店在电梯门口处写上“星期五”,听酒店员工说这是为了给顾客营造好心情,我不由得感觉到纳闷,为何不是周六或者周日呢?
后来稍大一点才明白“星期五”要比周六和周日更让人感觉到兴奋,相反,星期日其实是让人很沮丧的一天,细想之下,也很好理解,好日子行将开始和好日子即将结束,不久的未来是假日和不久的未来是辛苦的周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最令人喜悦的其实是对美好的期待,而不一定是那件美好事物的本身,更不是美好事物快结束的时候。
我们在看一场电影之前,会十分激动,但是如果你真去了电影院,影片好的话或许会有一点投入,但是这点投入也绝比不上之前的期待心,如果影片不好的话,就完全是在煎熬。
在去旅游之前,也许你会激动得睡不着觉,但是当你真正去了旅游地区,这一路上即便风光旖旎,心旷神怡,可总觉得走路和看风景是比不上出行之前的激动心情的,就更不用说旅游过后回家,重归于现实的无奈了。
既然如此,那么,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在主导人性呢,美好事物难道是看似美好,实则在勾引人的虚幻之果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整篇的哲学论文都论述不完,不过,人是生活在唯物主义的当下,却从唯心的视角来勾勒世界的轮廓,美好事物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目的,却每次都在得到之后便陷入沮丧,原因很简单,因为得到之后便是“周末”,而非“周五”了。
从某个角度来说,世界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混杂和切换,有些人切换得明白,便有了严肃和浪漫结合的生活,有些人不做分割,便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女生,她考大学时放弃了自己擅长的数学,选择了对外关系,原因很简单也很浪漫,因为她期待着一个广阔的平台,期待着来自全世界的关注,然而,当浪漫和理智,真实的和脑补的,现实的和浪漫的之间不做区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苦果。
人是最喜欢脑补的动物,这是基于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特征原本是人脑中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功能,就是受到伤害后,采用自我催眠、自我想象的方法来让自己不那么难受,对此,中国有个最经典的文学形象来形容这种这种感觉泛滥的人,就是“阿Q”。自我保护没错,可是,不加控制的把这种机能滥用到了日常时刻,就会让人凭空的陷入梦幻世界中,导演了一出无人欣赏的默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说星期五是可以创造出来的,利用人喜欢脑补这样一种自我保护机能来创造快乐,那么星期日就是用期待之死来制造抑郁症情节的杀手。
我很不赞成志愿者去敬老院搞活动,对于那些缺少长效机制的“突击性联欢会”“茶话会”,在结束之后,由于过于热闹,又缺少跟进程序,反而会给老人在活动结束时产生无尽的悲伤和失落,因为这就相当于是“星期日”原理。
好了,不再啰嗦,我们需要创造期待,同时又理性看待所期待的事物,无需把它脑补得过于美好,不然来到了“星期日”,你如何度过心里难关呢,此外,也不要在帮扶弱势群体时显得过分的热闹和热心,只要你没有资金支持,形成一套卓而有效的长效机制,就应该低调平和的做手头的事,唯有这样,才会让星期日心里特征显得不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