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故事,大约就发生在其喜欢嬉戏打闹的孩童时期,不仅在两宋时期被人津津乐道,甚至被官修《宋史》记载下来。
《宋史》记载: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翻译过来: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从此他就把书本常常拿在手里不愿意放下,几乎到了不知道饥饿、不知道口渴、不知道一年四季的交替程度。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了水缸上,却一不小心失足落入缸中,淹没在水里。别的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镇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猛地击破水缸。水从破了的水缸中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
关于“司马光砸缸”故事演变的历史,我们大致可以按这个时间顺序:
北宋《冷斋夜话》首次提到“司马光砸缸”。
《冷斋夜话》记载:“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堕瓮水中,群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南宋朱熹将这一故事收录在《三朝名臣言行录》中,于是其他书籍便进行了转载或改编收录。
元代《言行龟鉴》与《冷斋夜话》内容相近。特别是官修的《宋史》将“司马光砸缸”正式编入司马光传,“司马光砸缸”故事的权威性得以确立,并以不同形式得到广泛流传。
明代《山堂肆考》也直接取自《冷斋夜话》。
清代依照以上五个文献一并收录《四库全书》。
晚清到民国,直至现代的小学教材,都是以元典《宋史》为模板,因有白话文的转译和演义,故内容有所损益。而《小儿击瓮图》则延续至今,仅由“击瓮”变成了“砸缸”,从黑白变成了彩色。
司马光生于宋仁宗天禧三年 (公元1019年),字君实,自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人,世称涑水先生。十五六岁精通百家之学,二十岁考中进士,为了跟任职杭州的父亲离得近些便于探视,请求不任京官而去苏州作签判,自此正式开启了其一生的仕途进程。
司马光的为人行事,品德卓绝,几乎算是道德完人,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孟子。
其一,光明磊落、忠信正直。一生6次被免官,又6次被起用,诸多事迹每一件都表明为人正直,是非分明,心无杂念,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上自皇帝如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及太皇太后,下至朋辈如范镇、王安石、吕公著、王珪、苏轼兄弟等,都能直言不讳、无所保留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苏轼曾用“司马牛”来戏称司马光刚直不阿的性格。宋神宗曾感慨地说:“司马光这样的人,如果常在我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
其二,至诚尽性,一德终身。宋神宗驾崩,司马光从洛阳前往京城奔丧,京城的卫士见到他都以手加额,向他致敬。“司马相公回来了”人们奔走相告,争相观看,屋瓦被踩碎,树枝被压折。所到之处,百姓拦路围观,以致马不能前,都说先生别回洛阳了,留下来辅佐天子,拯救黎民百姓。司马光能够得人心、孚众望,在有限的执政时间内就取得了显著政绩,最关键的因素是其为人诚信,以诚待人接物,故天下人都对其高度信任,支持其施行的政策,人心和顺,社会和睦,天下安宁,自然就容易显出施政的效果。
其三,恭俭为生,甘于清贫。司马光虽然官居高位,但一生俭朴自持,视奢华富贵如浮云,写了一篇“客位榜”文,溜须拍马、馈赠礼物的人来访赫然看见客位榜,即使有私事相托,也难以开口了。就连和他在政见上有分歧的王安石也称赞司马光“实为君子也”。夫人张氏病故,为官四十余年的司马光连安葬夫人的钱都没有。司马光去世遗物除了有8张稿纸上写的奏文以及枕间《役书》一卷外,没有任何个人的财产。
其四,以道为乐,编撰巨著。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规劝不了王安石的所作所为,于是婉拒宋神宗安排的枢密副使要职,请求到洛阳任闲职,专心于史书《资治通鉴》的修撰。《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在洛闲居十五年,其间购地二十亩,辟以为园,名之“独乐”,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荣辱为意,不惧人生的任何打击,以秉道直行、不随人俯仰为精神的最大快乐。
司马光去世之后,大宋朝廷给予其文官最高标准、最高品阶的谥号“文正”。明嘉靖年间,司马光从祀孔庙称“先儒司马子”,清康熙年间,司马光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正是因为司马光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成为后世的道德楷模,于是“司马光砸缸”故事虽属于历史事实不可考证,但是却成为流传千年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从史书记载变成教材文本,最先是在明代的蒙学读本北宋文学家杨亿编写的《日记故事》。对于“日记故事”,大儒朱熹认为儿童最早且每日听到的童蒙故事,要反映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华传统道德观念,以引导儿童在日积月累中理解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明代尊经崇儒风气盛行,“司马光砸缸”故事充满了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的“仁”“智”,“司马光砸缸”的“仁”体现为司马光毫不犹豫地救助落水儿童的同情心和爱心,而“智”体现在司马光能明辨救助落水同伴为善,弃同伴于危难中不顾为恶,瓮与人命之间生命为重,以及快速想到用石头砸瓮让同伴脱险的机智。
在清代,“司马光砸缸”故事,侧重寓教于学,展现司马光超越同龄人的仁心与智慧的同时,为儿童树立起具有优秀道德品质和超人智慧的同伴榜样,从而滋养儿童的仁爱之心,启迪儿童的智慧。
晚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教育被废除,新式教育新鲜出炉,虽然八股文章没了市场,但“司马光砸缸”故事依旧闪闪发光。在“德、智、体”教育目标下,“司马光砸缸”故事突出一个“智”字,体现在司马光年幼时便能临危难而不乱机智救人,凸显司马光最终能成为北宋“名相”与其“破缸救儿”有着密切因果关系。
民国时代,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司马光砸缸”由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故事的含义进一步演变,不仅继承过去强调的“智”,滋养仁爱之心,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更是从安全教育角度,引导儿童理解生命之重,教育儿童无论做事游戏都要小心谨慎,注意避让危险,同时赞美见义勇为的行为。
新中国后,“司马光砸缸”故事被赋予了全新内涵,强调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让儿童以司马光为智勇双全的榜样,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格。
进入新世纪,2018年“司马光砸缸”故事重新回到文言文,在表现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的同时,重点让儿童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在文言文启蒙教学中感受、亲近文言,弘扬故事中人物的美好品质。
从尊经崇儒的明清时期,到封建与革新并存的近代,再到日益强调创新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司马光砸缸”故事一路走来,成为耳熟能详、传颂千年的经典历史故事。
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一直绵延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