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为什么是我
我患癌症的消息,慢慢的在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战友间传播开来,很多人听到都不信,以为是在开玩笑。大家都说,永远的生活方式那么健康,不抽烟不喝酒,每天还坚持锻炼身体,不可能。
事实上,刚开始我都不相信这是真的,期望是误诊。
但肠镜活体病理分析报告和PET CT报告给出的最终结论,冷酷无情的事实摆在面前,让人不得不信。
“为什么是我?每年体检为什么都不能发现?肠癌的有效检测手段是什么?”
我问。
不知道。
这几个问题需要紧急的研究一下。
也许这就是职业病,凡事喜欢弄清楚,事情不清不楚的,我不会善罢甘休。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我曾主导或参与很多问题的处理解决,有些非常棘手,是些急难险重的事情,后来也都被我逐一化解、彻底解决了。
我想上面那三个问题,会搞明白的。
以往,我解决问题时,通常对纷繁复杂的乱象抽丝剥茧,把一个个问题清理出来、一条条线索找出来、一条条规律总结出来、一个个数据整理出来。再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使之定位准确,并找到问题产生深层次原因,即机理清楚,按照问题机理想方设法复现问题,然后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并验证有效,最后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防止漏网之鱼。
这就是航天著名的“问题归零五条”要求,我解决问题的法宝之一。
其实,对我而言,上述几个问题弄不弄清楚,已没有意义,因为癌症已经确诊,问题已经发生,事实无法改变。但我还是想把不能提前发现肠癌问题的原因找出来,作为前车之鉴分享给大家,给大家提个醒,吸取一点教训,如果能够帮助人找到问题,预防了癌症,那就算积了功德。
那就找专家咨询,找书读。
找了几个肿瘤专家咨询,不知道是因为他们职业的谨慎态度,还是怕我心理负担过重,说的都简单。大概意思是目前我们的体检对肠癌的检测(如:肿瘤标志物检查、便潜血等)都是间接性检查,有时不敏感,便不准,其实对肠癌筛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肠镜;癌症生成的原因及机理太复杂,但与遗传、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专家说的太简单,不过瘾。
那咱就读书——读与癌症相关的书。短短几天,我在微信读书APP上系统地阅读了五六本与癌症有关的书籍,都是些癌症知识的科普书籍。比如:《癌症真相》、《癌症·真相—— 医生也在读》、《众病之王——癌症传》……
我还从网络上获取知识,比如:从今日头条、知乎、百度和一些公众号上,我在这些地方搜到许多与肠癌有关的知识。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自己的无知,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探寻外面的世界,学习科学,改造世界,可我对自己身体的知识的了解却少的可怜。
过去可能是因为惧怕癌症的原因,生怕自己跟它沾上边,不愿看与癌症有关的任何东西。
这个观念害人不浅啊!
其实要想控制什么东西,首先要敢于面对他,再去深入了解他。可我偏偏选择了躲避。
通过学习,我发现:癌症是一类非常复杂的疾病,目前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弄清楚,比如:发病原因、发病机制、预防手段、早诊筛查、治疗措施、康复保健,都需要去不断探究。
但专家和科普书籍还是给出了问题分析的方向,在分析的基础上,我回顾了自己的家族病史、过往病史、生活习惯和这几年的工作生活情况,对自己患病原因总结如下:
一、患结肠癌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机体自身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原因不可能能导致癌症发生。
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二、原因分析
(一)内因分析
内在因素包括:遗传特性、性别年龄、性格心理、免疫状况等。
1.遗传特性。
我父亲当年是因继发性肝癌晚期去世,原发病灶因当年技术手段没确定。而通过看书,结肠癌通过血管和淋巴最近的扩散脏器就是肝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多数环境致癌因素最终都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而起作用,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基本原因。外在的环境因素或机体内在因素,导致基因发生突变、变异,细胞生长失控、异常分裂增生,最终形成癌症。
癌症从根上说是人体的基因发生了问题,可能是环境致基因突变,也可能是遗传基因本身有缺陷,还可能就是某种不明原因的基因突变累积(有人归结为“运气因素”也未尝不可),不管怎样,最终都是因为基因发生了问题,从而细胞的分裂增殖生长出了问题。
我的父亲可能就是因为肠癌转移到肝脏(当年技术落后,没确诊原发病灶),肝癌晚期导致肝硬化肝腹水去世。
遗传看来排除不了。
2.性别年龄。
通过大数据统计,发现:
第一,无论男女,癌症发病率从40岁以后就是指数增长;
第二,老年男性比女性得癌症概率高,比如大量男性会得前列腺癌。
第三,从患病年龄来看,绝大多数大家熟悉的癌症——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都属于老年病!50岁后是危险人群。而我2018年刚好50岁。
3.性格心理。
我性格开朗,心理健康,什么事都能化解,平时吃的好,睡的香,运动勤,这个排除。
4.免疫状况。
2007年,我的胆囊因多发息肉和泥沙状结石,摘除了。术后,身体对油脂的消化能力下降。而且看网上有些报道(不知真伪),没了胆囊,胆汁直接排进大肠,可能对大肠刺激,容易长息肉。一般人在45—55岁时,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开始下降,各种各样的病都找上门来,都说50岁是人生的一道坎,多少人都没越过这道坎。
(二)外因分析
外在的环境因素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即化学方面的因素、生物方面的因素、物理方面的因素等。
不好分析,这几方面涉及面太广,不好说,反正生活在同一环境的人,大家都一样,就不分析了。
但也有不一样的,就是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2016年——2018年,我的工作有些特殊情况。这三年中,我每年都有一段工作极其紧张的时候,工作强度大,每天工作时间长,有时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久坐不动,在食堂吃的还不错,但吃完就干活,缺乏运动。
这些是不是诱因?
那么肠癌是由什么演变的?
科普书籍说,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明确的,即,大部分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肠息肉或炎症演变而来的,大致过程如下:
息肉→小腺瘤→大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晚期腺癌
这个过程很漫长,有的需要十年,甚至二三十年。
这就给了我们足够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息肉切掉,炎症控制好,就等于把癌症扼杀在了摇篮里。
即使确诊时已经癌变了,但只要还是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肠镜下摘除病变,不仅创伤小,而且出血少、恢复快,基本不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还是非常理想的。在我国,85%-90%的Ⅰ期-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基本上可以实现临床治愈(3年不复发即为临床治愈),即每10个Ⅰ期-Ⅱ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八九个都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所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尽早进行肠镜筛查
40岁后定期做肠镜
流行病学调查和专项筛查显示,大肠癌一般发于50岁以上。
因此,40岁以上的人,早早开始筛查,最好每隔两三年做一次肠镜,尤其是高危人群:
家族有大肠癌病史的;
本人有肠息肉的;
本人有癌症史的;
本人有慢性阑尾炎的;
本人有慢性胆道疾病史;
另外出现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精神高压情况等。
4个信号要警惕
除了早期筛查,还要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结直肠癌的症状千变万化,但最典型的是大便习惯或性状的改变,具体地说——
1、原来大便一直是正常的,突然便秘了;
2、大便突然变细,甚至便血了;
3、原来经常便秘的,突然开始拉肚子了;
4、大便突然有黏液了,无论是鲜红色、酱油色,还是果酱色,都是不正常的,虽然它们可能只是痔疮,并不是癌,但不能忽视,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到医院就诊。
可惜,我国国内定期做肠镜和胃镜的观念还没普及,我国公民在体检时用肠镜筛查肠癌的比例远远低于欧美,这造成很多人一发现癌症就是晚期(比如我就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书中还说,控制肠癌最好的方法还是预防,六点建议:
一、不抽烟不喝酒,控制腹部脂肪
二、经常适度锻炼身体
三、多吃高纤维食物,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四、不吃高油脂和辛辣刺激食物
五、每天保证足够睡眠,摄入足够量的水分
六、保持愉悦的心情,尽量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些不一定能防的住,但至少能降低概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