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工作坊(五次)招到了六个人,二人请假,四个人参加,但是也并不影响我们课程的正常开展。
1、五次课程总的架构
a:家的需求
由视频引出感受,可以快速破冰,打开心扉,可以让在场的每个同学发生链接。
由家的需求的三个特点从两个方向提问,并团体思考。两两配对并讨论总结分享(引用CLASSROOM2.0教学模式)
分享的过程中并仔细请每个人聆听并请学员复述另外学员的关键词,这会起到控场并让大家都会聚焦于别人的分享中。并有利于引导师观察全场。
家的需求得到的人和没有没有得到的人的区别是什么?
1)这一次的课程分享做了一些改良,因为这四个同学都是听了线上课程的同学并且有一位家长参加了Shai的家长班,所以从家的三个特点上:接纳、家的安全感:被保护、信任,所有的需求都是值得的。
从案例上引出:信念系统和角色身份
2)是的层面: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我的活跃的信念和我的价值观、我的想法、选择和需求)
什么是活跃的信念?如下:
所有人都对我别有用心,不怀好意/我不够好,我不值得爱、信任、接纳/我能力还不够,所以我先等等/你从来没有做过对的事情/都是你的错/我的爸爸妈妈只爱我哥哥,不爱我/男儿有泪不轻弹/女人不能管理金钱。
以上的信念从我们一出生时就被植入我们的认知中,这样的认知象一个牢笼深深地把我困住,就象那只被绳子绑住的大象。
3)做的层面: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角色身份)(我们对孩子的态度、对其他关系的态度,我们对他们说什么、我们怎么想他们)
我是孩子的妈妈,我必须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陪伴,全力以赴的挣钱给我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培训班,提供最好的条件培养他。。。。。。。。。
我是老公的老婆,我必须要会赚钱、会照顾孩子、给他做好吃的、照顾他的感受和情绪、照顾好他的生活的一切。。。。。。。。。。。。
当我问他们,这上面的你做到了几点?
亮点: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并让双方体验,他们所思所想所做,并问他们这是真的吗?
例如:A:我是孩子的妈妈,我必须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陪伴,全力以赴的挣钱给我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培训班,提供最好的条件培养他。。。。。。。。。
B这是真的吗?
在呈现的过程中,他们反复的练习,不断的重复的问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一切都是如此的谎言,并深深的触动到灵魂底层。
(这一个部分加了音乐,音乐会有助于学员的情绪能得到释放,再加上引导)
这是本次工作坊,我觉得最值得分享的部分!
b:快乐的需求
c:独特性的需求
d:亲密感的需求
e:自由表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