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种说法,“〇”和“1”合在一起,就是“中”,所以华夏文明千古所传就是这个“中”字。多完美的图像化表达,直观生动,过目不忘。不过,质疑者马上会说,0和1都是阿拉伯数字,国人大范围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历史不过百余年,说什么0和1的结合就是千古心传,是不是过于哗众取宠了。《读易,数象,〇真的这么重要吗?》一文中已经介绍了“〇”的引入过程。我们不妨先看看“1”的象是什么,然后再看“中”的象是怎么来的。
“一”在华夏文明中的独特地位
“一”和“壹”,字音虽然相同,但古文造字原本不同,“一”源自数词,就是1,而“壹”形如完整葫芦,象为天地混沌之初,解读为专一、闭塞、闭合,缓读为“氤氲”或“絪缊”。我们今天讨论“一”的象,实际上是古人将数词1和代表混沌的“壹”的两个象合二为一。
“一”的象,在整个汉字体系中,都排在首屈一指的地位:
- “一”列在《说文解字》诸汉字之首:“一,惟太初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这段解读中既有对数字1的推崇,认为万物万事、一切数目都从一开始,一是原点;也有对“壹”的形象推崇,太初之际,天地未分,混沌未开,这时的状态就是道体本身,也就是“壹”。
- “一”为太极。太极在先秦古籍中有两重含义:其一为大恒之道,源自《系辞》;其二是天地之前太初之际,源自《庄子》。这两重含义均成立,而且其象也相互重合。古籍当中,“太初”、“太一”、“太乙”、“太恒”、“太始”、“太易”、“太和”、“太朴”、“太素”、“太虚”、“太玄”、“太质”,虽然侧重点略有不同,但终究是对宇宙终极的一种哲学概括(此处太均与大通用)。从象的思维看,“一”兼备了初、始、恒、常、朴、素、玄、虚、简、易、和、质等多种形象。
- “一”为道。古籍中,这方面的文献实在是太多了。“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吾道一以贯之”《论语》、“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夫道,一而已矣”《孟子》。不再赘述。
- “一”为天数,为天,为阳。这就体现了“象”思维的发散性和华夏文明的多元性。《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处“一”不再是整体的道,而是代表着刚健的天、雄壮的男性。从“象”的思维,此处的“一”就不再是彼处的“一”了。
“一”在先秦“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作用
在先秦易学中,“天人合一”即是天文和人文均“合于一”、“合于道”。支配着上天阴晴冷暖、风云雷雨变化的天道和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盛衰兴废、吉凶祸福的人道是一致的。那么先秦易学又是如何界定“天道”和“人道”的呢?
- 《系辞》开宗明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易以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几句话换做《道德经》中的语句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易道就是阴阳之道,也就是天地之道、乾坤之道、动静之道、刚柔之道,这四种便是天道;而尊卑之道、贵贱之道、吉凶之道、变化之道,这四种则是人道。天道表面神秘莫测,在只要细细体察,无非阴阳变化;效法天道,转用于人道,便是制礼作乐、申令设教。
- 《系辞》:“《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概括出先秦易学的核心思想:顺于天道,信于人道。
先秦易学之“天人合一”尚未统一
(一)先秦易学的两大根系:《老子》和《易传•系辞》
- 尽管学界始终都存在关于《老子》的作者、著作时间和源流的争论,但我们大体可以相信史记中的记载:老子即是老聃,生活年代略早于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后被并入楚国,现为河南省鹿邑县,北与商丘市相连。老子曾做过周朝藏室的史官。所以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老子的思想根源于殷商文化和周朝文化的结合,宝贵的是保留了易学早期贵止、贵柔的文化特色,属于当时中原文明南方文化的代表。《读易,易学如何摆脱巫术,成为天人合一之学》中介绍了华夏文明的“巫史”传统,史官同样精通卜筮之法、天人感应之术,更善于总结运用其中的原理解读处理人事。
- 《易传•系辞》,过去公认为孔子所做(参见《读易,八卦如是算卦,算卦都是废话》),虽然现代学术推翻这一结论,但《系辞》源自孔学,经稷下学者杂糅儒法的观点还是可以接受的。总体上,《系辞》主要基于周代文化传统,是中原文明北方文化的代表。
- 古籍中关于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一事,虽然具体学习内容已被各家后学进行修改,但孔子虚心向老子求教这件事情则确定无疑。
(二)共同的核心特征:
- 推崇理性。上天并非神灵鬼怪所操纵的世界,而是有“道”可循。天道尽管玄虚,但人类可以借助理性,体道、悟道和用道。
- 推崇人本。老子讲“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系辞》讲三才亦是同义。这正是华夏文明相较于世界其他文明成熟最早的重要思想。
- 天人合一。顺于天道,信于人道。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建立人类社会的信仰体系和秩序,从而获得社会的安康和个人的幸福。
- 理想社会。老子和孔子并非华夏文明的开创者,但的确是华夏文明向理性化、哲学化转型阶段的里程碑式的伟大人物。华夏文明也关心宇宙本体和存在、实有等抽象命题,但始终不离“救世”二字,紧紧围绕人类社会如何消除纷争、实现共同幸福的“大同”的主题。
- 象的思维。《系辞》是《易经》的解读,自然延续了象的思维,还特意强调“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老子》中更是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全文之中,更是以性器、河谷、水渊、风箱、烹饪、张弓、赤子等等形象来譬喻道体和道用。也正是“象”的思维的普适性和简易性,才使得象《周易》、《老子》等哲学思想可以流传数千年,并且深入到田间地头百姓人家的日常生活,而不需要皓首穷经才能理解掌握。
- 辩证统一。“有无”、“强弱”、“虚实”、“刚柔”等矛盾现象的辩证统一是两者的共同特点。“一分为二”是两者共同的思维取向。
(三)存在的不足
- “一”、“道”、“太极”的内涵尚未与“中道”整合。尽管“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成为共识,但具体“一”、“道”、“太极”的内涵还存在各家解读上的差异。
- “度”本体已经成型,“中道”思想已经成为精英知识分子的共识,但对“中道”思想的解读尚未统一。
- “中道”思想的哲学根基还不坚实。《老子》谈有无相互转化,但不谈阴阳,强调虚空之于实存的重要根基,强调柔弱对于刚强的反作用;《系辞》讲阴阳尊卑,但不谈有无,强调天道的恒常对人道变化的启示。这些思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彼此侧重依旧不同。核心问题还是“天人合一”学说自身尚不完整。何为“中”,如何“执中”等具体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 后学间的相互倾轧在诸子百家自由开放的大背景下,渐渐限于门户偏见,趋于保守。在老子和孔子的著作中,我们看不到对不同观点的批判和诋毁,孔子在论语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我更倾向于“党同伐异,贻害无穷”的解释。但是晚至战国中期,各派后学相互攻击指责已经成为常态,甚至是各家宗师的必交作业,《孟子》、《庄子》、《荀子》莫不如是。这种情况即是社会环境使然,但也反映诸子百家从最初自由开放的阐释易学的状态步入迷惘,日益缺乏自信和包容,不得不走向保守和封闭的一种趋势。
宋明易学对“天人合一”的完善
(一)“太极”——“中道”理论的成熟
1、发挥“一”为天数的基础,引入〇的符号,完成对“天理”之学的改造:
一代表阳、天、奇、有、实,〇代表阴、地、偶、无、虚。这两组象亦可相互化生,同出异名,同出之源被称作“太极”、“大恒”、“易”、“道”、“天理”,这五象同一,为宇宙流行规律之象。阴阳相错、天地相连、奇偶相变、有无相生、虚实相承,其象均为“中”,太极图即据此所绘。因此“太极”、“大恒”、“易”、“道”、“天理”五象与“中”之象同一,以“度”为体,有过犹不及、不偏不倚之意。虽然0和1作为阿拉伯数字确实在中国流行了不过百余年,但作为哲学符号的〇和一已经使用了上千年,〇和一的象的确是“中”。
2、突出《四书》,以“中庸”为核心,完成对“人心”之学的改造:
女、智、柔、弱、顺这五个象同一,男、勇、刚、强、健这五个象同一。这两组象亦可相互化生,同出异名,同出之源被称作“心”,为美好心灵、健全人格之象。男女交合、智勇相偕、刚柔相济、强弱相化、健顺相扶,其象亦为“中”,或称为仁、德、命、性、良心、本心,太极图亦可作其象,落脚在“中孚”、“中和”、“中正”、“中庸”的发挥上。
3、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之学升级为“天理人心”之学
宇宙流行规律和人格心灵之象同一,仰天俯地,观察世间万象,只是在“心”上细细琢磨。发明本心、培育良心、致良知、致中和四象同一,其象“大畜”。我们生来就有一颗被称之为“人”的灵魂,但因受“潜意识”的蒙蔽,反而失去了它光滑璀璨的光芒,长成了牛头马面的怪模样,其象为“否”。致良知无非让我们重新过上“人”的日子,回归那颗“人”的灵魂,这便是正本清源,原应如此,其象为“泰”。
(二)通过“致中和”、“致良知”解决了“执中”的问题
王阳明在谈读书之法的时候讲:圣人将《大学》的精华浓缩后放在《中庸》的开篇部分,从而告诉读书人如何修养身心,以达“执中”境界: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 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 六次第:止定静安虑得。
-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格物之要:知本。
- 诚意之要:毋自欺,必慎独。
- 修身之要:正其心,致良知。
(三)三教合流,重建华夏文明的开放性
《封神演义》中保留了一句民谚:“舍利金丹同仁义,三教原来是一家”。这正是体现了易学经宋明两朝的改造,所形成的理论自信和开放包容。如果不是因为蒙元和满清两次异族入主,大规模的杀戮和闭关锁国造成的社会动荡和文化衰退,西方科学的传入将会更加丰富“天理”之学,而基督教文明和启蒙思潮也必将与“人心”之学相结合,依旧落脚在“修齐治平”的大学之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