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说到,刘邦的身份由泗水亭长转变为沛公,也正式拉响了反秦的序幕。但是刚当上沛公的刘邦没有多久,就碰到了两件麻烦事。那么这两件麻烦事是什么呢?刘邦又该怎么应对呢?接下来为读者介绍。
第一件事情是刘邦在起兵四个月以后,陈胜反秦被杀。从秦二世元年的七月开始,仅仅半年时间,影响中国的一个标志性的起义就迅速灭亡了。当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当时秦国的根基还未动摇,秦二世派一代名将章邯去镇压,结果可想而知,陈胜兵败被杀。陈胜吴广起义作为第一个起兵反秦的队伍,就这样是失败了,因此当时反秦的局势对刘邦来说非常不利。
第二件事情是刘邦的大本营丰邑失守。刘邦是沛县丰邑人,丰邑当时只是沛县的一个乡。刘邦在决定起义之后,就派雍齿驻守丰邑,没想到雍齿叛变了,刘邦没有办法,打了三次丰邑才把丰邑重新夺回来。
丰邑的失守对于刘邦的打击巨大,因为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全国各地的起义军数不胜数,但是大多数不是被秦国所灭,就是被一同的起义军所灭。那么如何才能够保全自己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当时众多的起义军中间,基本上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自立为王。自立为王的好处就是有号召力,而且自立为王的大多数都是原来六国的后人,比如什么赵王、燕王、齐王等等。陈胜吴广起义之后,陈胜也自封为陈王。但是自立为王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树大招风,所谓枪打出头鸟。比如三国时期袁术称帝,结果成为全天下共同讨伐的对象,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自立为王的起义军首领的下场也是这样,很快就被杀了。
第二种,立别人为王。为了不让自己直接被针对,立别人为王。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六国的贵族的后裔。比如项梁立的就是原来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也叫楚怀王,这个人以后我们还要多次说到。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让自己首先被针对,但是弊端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领导。
第三种,加盟。前面两种都有明显的弊端,刘邦选择加盟别人,找势力大的加盟。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刘邦加盟别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势力太弱小了,而且丰邑失守,刘邦想要借兵收复丰邑。
刘邦第一个投靠的人是陈胜手下的一个楚国王族的后代景驹,但是景驹也势力小,无法借兵给刘邦,后来景驹被杀,刘邦只能另找他人。刘邦第二个投靠的是人项梁,至于刘邦投奔项梁的原因,就是因为项梁兵多,能够借给他兵收复丰邑。没想到项梁还真的看上刘邦了,借给刘邦10员战将,5000精兵,刘邦第三次收复丰邑成功了。刘邦采用的第三种方式看来是成功了。
刘邦加盟项梁以后又遇到了两个机遇,第一个机遇是项梁立了楚怀王熊心,虽然项梁势力大,但是自己给自己安排了一个领导,因此名义上还是要听楚怀王的,而且后来的“怀王之约”也对刘邦非常有利;第二个机遇就是项梁战死,项梁集团的反秦武装连续打胜仗,项梁非常高兴,结果轻敌兵败被章邯所杀。
项梁对刘邦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同意加盟并且借兵借将收复丰邑。由于楚怀王熊心是项梁出于政治目的所立的,因此熊心非常排斥项氏家族,因为项氏家族立他是为了做挡箭牌,而楚怀王熊心也仅仅是个名义上的王,没有任何势力,因此楚怀王熊心是非常重视刘邦的,想要用刘邦来压制项氏家族。项梁死了以后,实力大损,楚怀王非常害怕,就从薛邑跑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彭城附近有三支对于,分别是刘邦的军队,项羽的军队和吕臣的军队。楚怀王到了彭城之后,立马就收了项羽和吕臣的军权,唯独没有收刘邦的,对于项氏家族来说,这就是项梁死后所带来的巨大麻烦。
在夺了项羽和吕臣的军权之后,楚怀王熊心就立了一个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也就是著名的“怀王之约”,把西入秦关的任务给了刘邦,而项羽却要和秦国的章邯军团和长城军团,两大主力军团作战,那么结局如何呢?我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