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古文或者看译文的时候,有的看得懂或者看不懂。
但是我们的懂是不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一样呢?很难。译文有音译和意译,比如“逻辑”,这就是一个音译词,是一个外来词,本来是没有这个词的。但我们所理解的“逻辑”和logic的意义是否完全一致,又或者“般若”的真实含义是不是真的就是智慧呢?
我们看别人翻译过来的版本,读的是别人读过原文之后“懂”得的写成的书,然后我们又“懂”得,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叹。但这个“原来”和最初的“原来”到底不大一样了。我们所懂得“原来”是基于我们自身得到的,人家的“原来”真相如何也无法追溯,因为我们无法脱离了自己的“原来”去“懂”人家的“原来”。
那如果这本书看不懂怎么看?看不懂的书还要看吗?还有看的必要吗?端看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要是为了应试,读不懂的书硬着头皮也要读下去。如果不是为了学习,力求理解,那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读书。读其中举不胜举的警句或思想火花。好的书如果只望光辉而叹气,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