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经历,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从中发掘出令世人震惊的力量。
—— 村上春树
前文曾经提到过,我一直对职业作家的内心世界充满好奇,好奇那些离奇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是怎么产生的,它们曾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作家的大脑中,又怎么经过作家的笔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1.邂逅“内心的混沌”,挖掘藏在“意识的底层”中的故事 。
小说家的基本工作就是讲故事。而所谓讲故事,就是要下降到意识的底层去,下降到心灵黑暗的底部去。要将规模宏大的故事,作家就必须下降到更深的地方。这就好比想建造高楼大厦,地基就必须越挖越深。而越是要将周密的故事,那地下的黑暗就越浓重深厚。
作家从那片地下的黑暗中寻觅自己需要的东西,即小说需要的养分,带着它返回意识的上层领域,并且转换成文章这种具备形体和意义的东西。
我想,混沌这东西其实人人心里都有。我心里有,你心里也有,不必非得在现实生活中以肉眼可见的形式具体展现出来。
.....
如果想邂逅自己内心的混沌,只消静静地闭口不言,独自下降到自己的意识底层即可。我们必须直面混沌,值得严肃面对的真正的混沌,恰恰就在那里,就潜藏在你的脚下。
上面的两段话里,都提到了“意识的底层”,要讲好一个故事,就必须潜入其中。
记得前几天断鹂老师在《给写作新人一点压箱底的干货》的讲座中也曾提到,“在《成为作家》这本书里面,作者倡导早上起来马上开始写作,一定要想办法去抓这种无意识状态”。 这种“无意识”状态,或许就是人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自动进入了“意识底层”,只是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2.在生活中,随时留心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
塑造出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是每一位写作者最想做到的事。在很多经典的作品中,其人物形象就像曾在这世间活过一样,长久地活在读者的心中。
可是,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呢?
村上春树先生教给我们一个办法,就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留心观察生活。他本人甚至在遭遇负面事件时,他都不忘去留心观察事件中那些相关人物的言行举止。
3.“催生出属于自己的新文体” 。
一部好的作品,语言是关键。语言除了精准、达意,更要巧妙、独特。
用尽所能,想尽一切办法检验语言的可能性,极力拓展那有效性的范围,是每一位作家被赋予的权力。
村上先生为了改变思维方式,他在写作《且听风吟》时,曾尝试着用英文写作,然后再“翻译”成日语。
因为英语表达能力有限,只能使用有限的单词和语法来表现文章。结果反而取到了“把描写中多余的赘肉削除,使形态变得紧凑”的效果。 他由此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文体”和“属于自己的文章节奏般的东西”。
之后,他在读到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作品时,获得了“似曾相识的亲切”。原来,她在流亡瑞士期间,不得不放弃母语,用后天习得的法语写作,结果也成功催生出属于自己的新文体。
4.“尽量原封不动地收集和积攒素材”,建立“私人档案柜”。
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原石的人。
在他的眼里,素材就是“原石”,在收集过程中,关键是要注重“兴味盎然的细节”,最好是那种“无法巧加说明的东西”。
收集后,“贴上简单的标签(注明日期、场所、状态),再好好地保存在脑海中。” 他认为,“写小说时至为珍贵的,就是这些取之不尽的细节宝藏”,“聪明简洁的判断和逻辑缜密的结论”,对写小说的人反而起不了作用,反倒是拖后腿。
5.小说素材要“节省着用”
这个观点,寻虎老师也曾经说过,尤其是关于“故乡”“童年”“父母”等之类的素材。这些素材就像矿藏一样,会越用越少而且不会再生。而在此之前,我就像一个家境清贫,过日子却又大手大脚的人,浪费了很多好的素材,却没有写出像样的东西来。
截至今天,这本书终于读完了,整理出来以上“独门秘籍”,希望在以后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能“时习之”,并 “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