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拿到《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时候,我首先翻看了《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课》这篇文章。我当时还特意在网上找到了李家涛副校长上的这节课的视频,看完视频后,我和同事在探讨当中始终绕不开的是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因为我们觉得这一部分的内容好像并不是很难,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时间去设计?甚至我们之前听过的好几节课当中,我们都觉得课堂当中的内容很多,使用了信息化设备之后,一个环节使用时间被拉长了,课堂被压缩了,课堂容量感觉变少了。放到整个学期的教学中,是一定会出现“教不完”的情况。
当我自己连续用了三篇课文来讲如何分析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我就发现课堂当中并不是容量少了,而是我们把一个环节做足了。通过这些数据的汇总分析,我们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情有了更多的了解,学生才能够取得真正的,可持久的学习成果。
特别是语文统编版的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专门的语文要素,在以单元为主题的教学设计当中,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是立足于前一篇课文的学习基础。假如前一篇课文的学习没有到位,很快就出现问题。上一周听课当中,课前老师用了三个判断题去与同学们一起复习归纳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方法时候,部分学生投票就显示出前面的课文没有学到位。我自己多次上“利用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课文内容归纳”,也是足于前一次学习中的数据告诉我,这个内容学生掌握不足。
我们的教案设计,只是应对我们脑海中想象的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教案中的预设不一定在学生的身上出现。因为现在课堂的教学,学生取得的信息与知识的来源多元且便利,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让我们更难事先预期到并且写入教案当中。我当前的这个班级已经是第4年,在课堂中有一些孩子还是有出乎我预料之外的想法,甚至经常在课堂上被学生“问倒”或者是被她们的想法所“惊艳”。
由三层式体系的结构来构思,教学的活动使用流程的设计是变得具体又简单明了,他关注了课堂当中的人事物,而不再仅仅是老师。这样进步是学习的流程设计,变得更为简便,对我们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形成了一个正向滚动的效果。这样的课堂,要学会不再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个框架,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课堂的教学活动。希望可以在不断的尝试当中,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而推动我教学能力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