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社会新闻出来后,身边很多的朋友都发出了相似的感慨,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对这个复杂的世界真的无能为力。这让人不禁想起了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获得者《聚焦》,一部有关调查新闻记者揭露天主教教会不作为的电影。
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波士顿环球时报的总编辑马蒂·巴伦在上任之后指派手下“聚焦”专栏的记者们调查一件被雪藏已久的天主教神父性侵教区儿童的案件。通过对案件中种种蛛丝马迹进行侦查,以罗比·罗宾森为首的调查记者们发现,他们所调查的案件,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这个案件牵扯出来的,是天主教教会对于性侵儿童的纵容。
调查案件的过程中,无论是报社的主编,还是“聚焦”专栏的记者们,都承受着来自教会的压力,以及来自良知的拷问。然而新闻最后还是公诸于世,不仅使正义得到伸张,也将天主教教会腐朽的根基暴露在阳光之下。
2002年的12月14日,红衣主教伯纳德·劳在罗马递交辞呈,随后,相关涉案人员均被逮捕入狱。
那一年的奥斯卡竞争激烈,《疯狂的麦克斯4》、《荒野猎人》、《房间》等片都是上乘之作,相比之下,《聚焦》显得匠气有余而灵气不足。然而《聚焦》确实当年我个人最喜欢的奥系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受用的道理,那就是我们该如何阻挡来自“上帝”的罪恶之手。
跟普通人相比,“上帝”是强大的。但即使“上帝”再强大,个人的力量再渺小,我们都不应该因为觉得无能为力而放任自流,而是要学会保持初心,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我们能够帮助的人,就像是《聚焦》里那群普普通通的新闻记者一样。
他们并不富有,会因为新换了主编而担心自己是否被裁员,有些人甚至还住在简陋的公寓里。当他们决定跟进教会的案子时,面对的是好友的沉默,同事的唱衰,知情者的三缄其口。而他们生活的城市,他们报纸的读者,有53%的人,都是天主教的信徒,甚至他们自己的生活,都或多或少的与天主教相关。报社与上帝叫板,简直是要颠覆整座城市的信仰。
他们调查的案件也并不容易,教会对娈童神父的进行包庇,案子过了诉讼期限,代理律师也心灰意冷,不愿为他们提供帮助,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放弃调查。他们从陈封许久的剪报中搜寻线索,挨家挨户的走访案件的当事人,在法院门口坐着冷板凳等着拿相关文件。
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一个片段,“聚焦”小组的记者们为了获得涉事神父的具体数字,不惜从地下室搬来许多本教会神职人员人事变更的年鉴,从无数个名字当中筛选出可疑人员。这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方法,但是他们一如既往地做了。最后他们得到的数字,与专家所给出的推测,仅仅相差3人。
他们手上没有呼风唤雨的权利,他们也都是食五谷杂粮的普通人,但正是这样几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记者,却用自己的专业揭露了真相,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改变。
同时,《聚焦》里波士顿环球时报的主编马蒂·巴伦的所作所为也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没有他决心重启这个案件,恐怕人们对于那些行为恶劣的神父的认知还停留在“苹果树上几个坏了的苹果”上。而当案件逐渐明朗,群情激奋的时候,巴伦依然能够清醒的认识到,他们需要揭露的是整个机构,而非个人,不然到了最后,事情依旧会不了了之。
在当年的最佳影片角逐当中,《聚焦》能够杀出重围,斩获奥斯卡小金人其实是有它的道理所在。电影的语调冷静克制,鲜有非黑即白的角色。正义、敬业的记者也曾忽略过受害人呐喊的声音,而看似冷眼旁观的律师其实也热血难凉。
电影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导演能够意识到,仅仅是歌颂主人公的良知正义,未免太过陈腔滥调;若是只展现新闻从业者对于事件的运作,又未免太过冷酷无情。导演在情感和理智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让人热泪盈眶的同时又不乏沉稳冷静。
《聚焦》想说明白的道理其实并不难参透,当我们目睹罪恶的时候,一味的热血沸腾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我们需要冷静,需要抽丝剥茧,用自己的良知和所长,阻挡住来自“上帝”的罪恶之手,给予罪恶,我们所能做到的,最为沉痛的一击。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在复杂的世界面前,我们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便是“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若从事新闻,便去伪存真,执笔正义;若从事法律,便秉公执法,刚正不阿;若从事技术,便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也只有这样,才能挡住那双伸向我们的罪恶之手,哪怕这双手是来自于“上帝”。
本文作者/养生达人小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