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学经济学,社会学,还有人类学。
差不多,所有知识我都想学,甚至包括插花和茶艺。
我的本行是理论物理,自认为干得还不错,但由于某些原因,我现在是码农。
想学的很多,但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最终便将一事无成。
所以,我会尽力只去学那些在迫切名单上排位靠前的,然后依靠以后的知识图谱将所有我没学的内容给脑补出来。
这就是作死之路的开始。
而这条作死之路的根源,就在于: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求知欲是无限的,所以总有取舍。
再强调一次:人的时间与精力总是有限的。
我以前写过两篇文章(这篇和那篇)来谈论这个问题,以及它有可能带来的问题,今天打算再谈一次,从另一个视野来考虑,正好结合之前所写的一篇文章。
而这个所谓的“另一个视野”,就是从发文量的角度来考察一下一个写作平台的可能发展规律。
在《关于写作平台》一文的回复中,一位读者留言提到了常见的写作品台的发展轨迹,为:
初时兴起,有人写作,可以收藏,组成专题,进入鼎盛,开始荒芜,被人遗忘,另觅平台。
这个过程非常之让人无奈,但同时也非常之真实。
在回复和讨论的过程中,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可以被总结为“文章流通性过剩”。
在解释这个概念以前,让我们来看一下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写作平台上会发生什么事。
码匠开始写文,并且发表出来。
发表出来的文字通过各种渠道,被观客看到。
观客浏览甚至研读码匠的文字,并且互动。
互动引发码匠更多的文字,而更多的文字是的观客更加热衷于这种互动。
形成正反馈。
上述过程似乎没什么问题,挺好的。
但,请回头看一开始强调了两次的那句话: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请问,写作平台上的码匠和观客真的是相互隔绝的两个群体吗?
不是。
事实上,写作平台上的人往往是同时身兼这两个身份,区别只是:部分人绝大部分时候是码匠,部分人绝大多数时候后是观客。但,这种身份是会互换的。
倘若一个人看文章并做交互的时间多了,他自然也就没时间和精力去码文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如果一个平台产生大量的流通性文字(区别于写出来就作者能看到的文章),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用户的时间将被大量占用,写作者的时间也将被大量用来处理交互。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一面自不多言,坏的一面就是它占据了码字所用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好比投资与储蓄。
时间都用来交互,其实等于储蓄;而时间用来写字,这就好比投资。
如果一个平台上没有人交互,那就是只有投资而没有储蓄,我很向往这样的平台的消费指数会多么惨淡。而如果一个平台上只有人交互,没有人写字——天哪,那他们都在交互什么?
投资与储蓄需要达到一种平衡,使得人们可以充分就业(嘿,我不是奥派!虽然谈不上凯恩斯派,但也绝对不是哈耶克派!我是路过打酱油的!)。
可问题是,如果平台过度注重文章的产出与推荐,这就好比一记量化宽松政策,会带来显然的流通性过剩——好文章一下多了起来,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就会陷入不断的交互中,从而最终变得无时间去码字,或者即便码字,也只是针对交互的延伸,其目的性过强,将失去对新用户的吸引力——新用户需要查看过往的文单才能了解当前这篇的内容,而根据《关于写作平台》中的一条原理,这种高操作需求导致的必然是低用户吸引力。
好了,我们已经可以预见到平台的量化宽松政策及其所带来的文字流通性过剩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了:
平台鼓励用户写好文,也热衷于将好文推荐给广大用户,这将带来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好文,并进行热烈的交互,最终陷入交互而不码字的泥潭中。
而,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平台没有新的好文章冒出来,这个平台是不会长久的。
所以,此种类型的量化宽松与文字流通性过剩带来的是一段时期的快速繁荣甚至是过度繁荣,为最后由盛转衰打下伏笔。
但,当然了,问题自然不会如此简单,如果真的如此简单那就好办了。
再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那条原理上来: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作为码字的人,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写着写着,突然没灵感了。
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的灵感枯竭了(废话),也是因为人的精力耗尽了(还是废话)。
倘若人是一个孤立系统,那么我们可以不算悲观地估计,人一辈子的创意是有限的,用完就没了。
好在人不是一个孤立系统,总会和外界交互,从外界吸收新颖精彩的内容与想法,从而补充自己这个系统的不足——这也就是交互的意义所在。
所以,另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作为产品生产者的码匠,其本身的生产周期是有限的,过一段时间就会需要补充,不然就会陷入低产出的萧条阶段。
高频的交互带来的是什么问题?带来的是交互参与者的同步化。换言之,不同周期的人因为交互被连接在一起,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被调制到了同频状态,于是在这个阶段会成为创意的喷涌期——随之而来的,就是同时陷入低潮这种大崩溃现象。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团体里的人突然就变得几乎所有人都没了激情。此种时候如果不适当地补充一些新血,或者通过外界因素来刺激一下这个团体,这个团体很可能就会分崩离析。当然了,在现代商业化社会里,这种刺激总是有的,利益嘛。但在一个纯精神交流的世界里,这就很难说了——时不时就会出现一伙人突然就没了激情,然后就散伙,接着各自单飞,这么一种情况。
在SNS和论坛上,这种现象常见的就是一个写手突然感觉老是对一类问题进行交流变得毫无意义了——他已经厌倦了对这一系列文章的任何深入交谈,因为交谈的深度已经到了极致,而过多的交谈分散了他太多的精力,这让他感到疲倦。
同步化有好处,也有坏处。
对一个平台来说,倘若正好所有码匠都几乎同步化了,那么随之而来的萧条就会非常致命。
而,文字流通性过剩带来的高交互密度,正好就使得上述同频变得可实现,于是也就为将来的由盛转衰打下了另一记伏笔。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式,就是避免过高密度的交互,其本质也就是限制文字流通性——每天只推荐一定数量的高品质好文,如果某一天好文太多,那就不着急推荐出去,留着以后推荐(这里要注意文章的时效性)。
用恰当的手段来限制用户接触到的文章数,虽然未必可以杜绝一时间的流通性过剩,但却可以将此种效应延缓。
另一方面,就是在不同时期鼓励不同类型的码匠写文,通过多类型的交替推荐,来打乱高交互密度所引发的同频现象,将共振解耦合。
吸纳新的码匠并适时推广自然也是一个常用的手段。
当然了,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跨度来看,任何平台都终将被杂草所湮灭,这是无可避免的。
但,如何让流星画出一条足够绚烂的曲线,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我终于一本正经地胡诌了一篇没太多废话的东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