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四月,校园的空气里开始有了离别的伤感,偶尔会让人有些酸楚。那天《致青春》首映,我拿着学生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买了张学生票,走进了电影院,看了我人生中第一场电影,我想用这种方式祭奠我终将逝去的青春。
电影的开头,一片片绿色的叶子划过,那镜头的流转让我思绪万千。那场关于青春的电影还是以悲剧收尾,阮莞出车祸的那一瞬间,我的心被堵了一下,打上了一个结,连呼吸都有些困难。最后郑微亲吻海豚的瞬间,我眼角湿润了,然后电影戛然而止。
第二天早晨,我起的很早,来到了校东门的海边。微风轻吹,小船在岸边摇曳。我本来以为我起的够早了,没有想到海边已经有很多人在晨跑。那段时间,我已经很久没有早起过了,我想用早起的方式致青春。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总有人起的比你早,看到你看不到的风景。
只有你在那个时间段出现才看到那个时间的风景,才会被感染到,从而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如果你从来不早起是很难体会到早上清新的空气和那种战胜自我的成就感。同时你也会惊奇的发现早起的人有很多,你并不孤单。其实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样,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同类然后越来越优秀。
记得大一的时候,有一次起的很早,神经质的来到了海边。那天风很大,我远远的看见一个男生在海边的台阶上站着读英语。那时候我不为所动,直到几年以后,有一个男孩说着一口很经典的英式英语在外教家里侃侃而谈。
他告诉我他从大一开始每天早上就开始诵读新概念,然后等他背到第四册的时候就突然开窍了,参加了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后来又成了比赛的主持人,再后来他去美国留学了。这让我想起了那天在风中读英语的身影。
也无法忘记自己的那段艰苦岁月。每天五点多起,天上亮着星星,教室的灯都没有开,我打开半掩着的门,走进黑咕隆咚的自习室。听着老鼠乱窜的声音开始一天的生活,晚上都是最后一个被看门大爷赶出教室。
那时候所有的饭都是随便吃点,中午连午觉都不敢睡,那时候睡午觉就是一种奢侈,我只能在教室趴一会然后起来接着学,那段时间,成了我最瘦的时候。
当然这和建筑系的学生也没有办法比,他们有时候为了画图,连续好几个通宵。毕业后,一个建筑系的朋友去了上海,月薪过万。这才幡然醒悟,毕业以后的收人是和你学生时代的努力程度成正比的。
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做兼职去送外卖,当他走进一个海边别墅的时候,他被震住了,偌大的落地窗,一睁眼就能看到大海,恰巧那天晚霞很美。他回来跟我感叹道,原来真的有人过着他想要的生活。从那时起我时刻提醒自己,永远有人比你起的早,永远有你看不到的风景。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