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们和朋友几个家庭带孩子出去玩。疫情期间基本过去,我们都没摘掉口罩,但两个小男孩挺皮的,摘下口罩互相打闹,而另一个朋友的女儿小雯乖乖地戴着了口罩,坐在秋千上默默地看着别的孩子玩耍。
吃饭时,两个男孩又吵了起来,这次是因为一个鸡腿。小雯把鸡腿从自己的碗里,夹给旁边的男孩,说:“你吃吧,我不喜欢鸡腿。”
男孩的母亲惊讶地对小雯的母亲说:“天哪,你的女儿这么小,可是太懂事啦!你是怎么调教的啊!”
但是,我看到小雯母亲的脸色不太好看。
回去后,小雯的妈妈给我打电话,她说她很担心,这个孩子现在表现得太懂事了,这使她有点莫名的痛苦和恐慌。
尽管以前总认为孩子能够“懂事”是件好事,但现在看来小雯似乎已经抑制了太多的情绪,或者她只是想成为大人的眼中的“好孩子” 。
确实,凡事都有个度,孩子一旦过度懂事了,这就不一定是件好事了。
孩子过分懂事,也许是出于讨好和懦弱。
一个孩子不同寻常地特别懂事,通常不是因为他真心想谦让和体贴别人,而是出于他内心的讨好和懦弱的性格。
我问过小雯的妈妈,在家对她太苛刻了吗?小雯的母亲说,有那么一点严格,她曾经认为,这么做是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更好,必须严格要求她,从而让孩子知道,不仅应该表现良好,而且应该友善,友爱,遵守规则,并且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别人着想。但她却没想到这一切都会使孩子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最终可能导致抑郁性格的形成。
是的,懂事的孩子,他们都害怕父母的责备,他们不敢犯错,他们往往通过父母和长辈的言行,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进而希望可以成为父母眼中的完美孩子,从而获取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孩子不敢尝试错误,那么直接的问题就是会导致孩子没有自己的主见并且不会独立思考。
不久前,杨烁在亲子综艺节目《一起出发吧》(原名《爸爸去哪儿》)中因为儿子对的严格态度而上了热搜。每个人都对小杨雨辰的“软弱,纯真和懂事”感到心疼。
爸爸杨烁脾气暴躁,指责他动弹不得:“衣服能拉好吗?”等等
杨雨辰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听从父亲的指示。
他没有表现出一个7岁孩子本应表现出来的幼稚和肆意妄为的表现,这看起来确实令人觉得心疼。
太懂事的孩子常常是因为被爱的不够。
太懂事的孩子经常是那些被过高要求的孩子。
他的父母给予他的爱和认可永远是有条件的。我们一定见过很多这样的父母:
如果考试成绩不错,则大肆表扬;如果成绩很差,那就直接开骂;
服从时就夸奖,不服时就责骂。
等等。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这样的表现,他只会感到,如果他做得不好,他将不会得到承认,他的父母也不会爱他。
这种有条件的爱使孩子感到自卑,并使孩子不敢去尝试犯错。
太懂事的孩子很难幸福。
孩子太懂事,而这样的的孩子也很敏感。他们总是关心别人的看法,同时他们也压抑自己自然增长的情绪和欲望。
他们习惯于用成年人的眼光来衡量利弊,却无视自己的想法。
他们需要观察一切之后,才会采取行动,因此在小小的年龄失去了放飞自我的权利。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懂事的孩子开心吗?”
接近6K的回答种,大部分人都是“不开心”。
这种始终保持高度紧张,始终做“正确”的事情,并随时随地迎合他人的人,怎么可能会开心呢?
尽管这些孩子很懂事,但是真正能让孩子长大的,是那些犯错的机会
我们别再要求我们的孩子懂事了吧,他们应该处于一个可以反复试错的年龄,请不要用成年人的标准,让孩子们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并以爱的名义剥夺他们的快乐。
抚养孩子,我们也必须得顺应规律,释放孩子的真我,父母应该放手,允许孩子犯错,并试着去理解孩子们的这些错误。
不要担心孩子犯错,因为他们一定会犯错。现在不范小错,长大了,自然有大错在等着他们。
让您的孩子有机会尝试错误的事情,让孩子通过反复试验来纠正自己的行为,进而了解怎样去做出正确的选择。
只有让孩子们“试错”,让孩子们体验后果,他们才能真正地内化我们人类的规则。
尽管要求孩子懂事可能帮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节约不少时间,但它常常确实在压制孩子的天性,时间和孩子的成长,孰轻孰重呢?
只有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尝试和感受做事的后果,他们才能学到一些东西。当下次相同的事情再次发生时,他们可以参考过去的经验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此,各位父母,请不要再要求您的孩子“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