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阿诺德·科林
//小铭曰:本笔记不完全覆盖全书主要内容且包含笔者个人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1)按照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对自然科学的定义,社会科学不算科学,因为不可证伪,比如明朝灭亡的原因,可以提出1万种理论,不管多么合乎逻辑,但由于无法做对照实验,因此不可验证。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类似。
(2)不可证伪不代表不靠谱,经济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或模型不是科学命题,而是解释性框架,在框架内允许反例的存在。
(3)说服一个社会科学家改变自己的主张非常难,哪怕存在大量事实证据,对方也会用自己的理论自圆其说,因此一个主流的解释性框架一般不会被快速推翻,而是被慢慢抛弃。
(4)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说:相信那些寻找真理的人,怀疑那些自称已经找到真理的人。
(5)心理学比经济学更接近自然科学,但是在学科的鄙视链上,经济学的格调高于心理学。
(6)为了引入数学计算,好让结论显得更精确,经济学大量使用了数学模型,但这大大简化了真实世界的复杂度,以至于有时候像个玩具。
(7)你不能把国家比喻成一个人或者一台机器,这会形成天然的误导,一定要比喻的话,比喻成热带雨林更贴切。
(8)管理国家只有两个抓手,一是市场、一是计划,历史上英国和美国都有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主要是战争期间),而且效率非常高,以至于有些学者认为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也没什么不好。
(9)计划经济的缺点在于:1、信息匮乏,配给制无法知道你的偏好是什么,大数据再厉害也不可能给业余写作的单亲妈妈JK罗琳分配写小说的工作;2、激励匮乏,人天性就是懒惰的,大锅饭造成无人干活;3、创新匮乏,真正的创新意味着冒险、破坏、颠覆、淘汰,这与维护现有秩序的计划经济是天然矛盾的。
(10)市场经济的缺点在于:1、交易成本很高,只适合大规模的群体,在公司和家庭内部搞市场经济往往就是低效的;2、共识成本很高,只有市场多方对交易品的质量和价值形成充分共识,市场才能生效,公司内部的工作往往是团队配合出来的,你很难准确评估每个人带来的效益有多大。
(11)每一种制度都只能解决一定尺度内的问题。对于家庭来说,简单合作最高效;对于公司来说,指令模式最方便;对于国家来说,在百废待兴的时期快速恢复计划经济效率更高,但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则必须依赖市场经济。
(12)市场的作用是让人对价格激励做出反应,实现产品的优胜劣汰。所谓市场失灵,就是个体对激励作出的反应与公共利益相反,比如钢铁企业只对供求关系感兴趣,对环境污染不感兴趣。
(13)理论上只有市场失灵的时候才需要政府出手,但政府的决策并不只考虑经济因素(比如在美国,企业集团对利益变化更敏感、更有意愿和能力游说政府维护本方利益,而消费者集团则非常的分散和被动),以至于经常起到反作用。
(14)本书作者认为,政府该管的是对所有人好处差不多,讨价还价又太麻烦的事情,比如自来水、道路建设;政府不该管对有些人好处大对有些人好处小,市场交易又很方便的事情,比如精英大学。
(15)海曼·明斯基明认为,金融机构运行有三个阶段:避险金融阶段,机构声望低,必须稳健操作才能吸引客户持续存钱;投机金融阶段,机构声望高,客户存钱体量变大,就需要投一些风险更大的项目以获得好看的收益;庞氏金融阶段,机构的声望远超出其实力,客户期待非常高,机构就会投一些风险非常高的项目,最后玩不下去的时候就是明斯基时刻。
(16)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重大利好消息(技术进步、战争胜利等)引发市场普遍乐观,乐观催生泡沫,泡沫催生危机,危机带来萧条,萧条触底开始恢复——经济周期也符合hype曲线。
(17)面对经济不景气,政府只有两个抓手:财政政策(消费)和货币政策(印钱),这两种办法都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
(18)通俗凯恩斯主义的漏洞:企业投资+百姓花钱=经济繁荣,但企业投资的前提是银行有钱,银行有钱的前提恰恰是百姓存钱而不是花钱。
(19)面对失业压力,政府的手段往往是保住旧职业而不是创造新职业(政府不擅长创新),而这恰恰是经济学家反对的。
(20)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市场、分工、贸易、股票、期权,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经济学家发明的,都是在实践中自发产生的。
(21)直接干预一个复杂系统非常危险,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学习经济学与其说是让我们知道能干点什么,不如说是让我们知道不能干什么。例如政府,对宏观经济能做的好事儿非常有限,但是要做坏事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