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观摩了几位小学老师的语文精品比赛课,感受颇多。
这几堂课涵盖了小学低中高各学段,授课的老师也经过了精心细致和反复研磨的准备,但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性。这也许是许多教师的苦恼所在:预设与生成,投入与产出,付出与回报等常常不成比例。当达不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时,就对自身的业务素养产生怀疑,有的甚至归罪于学生。原因何在,我看还是出在对语文这门学科的认知理解上,对教学文本的舍和得上。
首先,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而它承载的人文内涵又影响着学生及社会人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因此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是在语文实践中完成的。
其次,语文教学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无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素养都是一个核心的概念,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应牢牢把握住的准绳和依据。
第三,课堂教学还是应围绕着"双基"来进行,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基础知识是指字词句篇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能力是指听说读写的培养和训练。"双基"的训练是形成素养、达成目标的必经之路。也许有人会说,"双基"没有涉及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想任何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明白,通过对优秀文本的解读,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必然得到正确的影响和积极的引领。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个体通过理解和思考生成的,而不是生硬的灌输就能解决的。试想,教师通过对一篇文章声情并茂的范读已让学生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不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情感吗?在与文本产生共鸣的情境下,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也必然产生积极的效果和正确的定位。
如果你给了孩子一个李子吃,你还有必要告诉他李子的滋味吗?
我想弄明白了这些,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课前准备上可能对语文教学的取舍就有了比较清晰和准确的定位。小学语文教学各学段虽然要求有所不同,但语文学科特点是一致的,在"双基"的训练上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比如低年级注重识字和说话,高年级则侧重于理解和表达,殊途同归,目标还是生成语文素养,达成课程标准。
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来备课,来磨课,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指向的"精准性",注意教学内容选择的"语文性",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摒弃华而不实的形式和伪语文的环节,这样上出来的课,即使不能出彩,最起码不会走样儿。
语文老师应把语文素养金子般珍藏在心里,它是课堂 教学设计时决定取舍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