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流行着一些话。什么“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选择叫他们的选择”。我不是已婚妈妈,没有育子的经验。却专攻孩童教育问题很多年。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深深意识到,父母有些爱,已经无形中扼杀了太多孩子们的天性。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懂得父母亲在孩子身上投置的爱意,可以说,天塌下来,高个子可能会瞬间蹲下,但父母会第一时间寻找垫脚的东西,为我们遮风挡雨。但,父母是否想过,有时,你的认为并不是孩子们的以为。
前几天,到新开业的商场逛逛,人满为患。在等待电梯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个场景。
一个妈妈带着女儿在书店周围徘徊,女儿请示妈妈是否可以买本书?
妈妈很快就答应了,毕竟孩子愿意学习是好事!女儿兴高采烈的站在动物大全的书籍面前!
但妈妈却拿着儿童版‘四大名著’,边付款边对女儿介绍名著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的地位!
可以看出,妈妈是为高文化阶级的读书人。女儿被教育的很好。没有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也没有吵闹!只是眼圈红了,弱弱的告诉她妈妈,她想要那本动物大全。
妈妈耐心的‘教导’孩子,“四大名著是重要书籍,比动物大全有用多了,看那些竟是图片的书有什么用?听妈妈的话,妈妈不会害你!”最后女儿妥协了,和妈妈拿着‘四大名著’走远了!
可能这种事情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有时是书,有时是衣物,有时是食物。我们的一切都被选择好,而无力去选择回来!
有句话我们不忍去反驳,就是那句,“父母不可能会害你。”我们被这句话道德绑架,反驳,不孝,不知好歹。不反驳,注定走一条规定的路,改变就是叛逆。
就这样,有人放弃了音乐,因为不务正业。有人放弃了爱人,因为父母觉得不合适。
正所谓古人有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是真理,儿女是父母最大的宝贝,他们恨不得将最好的掏给6我们。他们作为过来人,想让儿女走上捷径,遇不到岔路,遇不到风雨!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另一句话,“凡事皆有个度。”
国外曾做过一个调查,将两对智商、情商等内在因素基本相似的双胞胎分别放置在同种环境的家庭中成长。
只不过一对从小凡事自己进行选择,小到衣物的挑选,大到今后道路的选择。另一对在他们长大前就规定好今后的道路,并大小事物让他人决定。
最后的结果让人震惊,却也意料之中。前一对孩子长大后事业有成,富有创造力,多次发明专利。另一对却碌碌无为,缺乏独立性,甚至有些懦弱。
虽然这只是个别案例,有些人认为缺乏数据性。
但父母回想一下,是否当你为孩子选择一次,并成功驳回他们的选择。下一次,孩子开始变得依赖父母?凡事都需要问一问?甚至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你们口中的‘乖孩子’?你们说什么,孩子做什么,无法独立去思考?
人都具有惯性,无论大人还是孩童。
比如一个本子,第一次你们驳回了他们手中装订可爱的款式,为他们选择了一款物美价廉的本子。孩子问为什么?你们回答,因为它好。
但是在孩子眼里,它到底哪里好?孩子潜意识会告诉自身,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父母不喜欢,而爸妈选的东西才是好的!时间一长,孩子就不会去主动选择。反正自己选的也一定是错的,只要听父母的就好。
这种现象存在的太多,有些父母可能在反思。也有些父母不以为然。
在此,我只想说,给孩子们独立选择的权力,不要将孩子们的‘天性’因为爱而扼杀!
如果真的出现驳回孩子选择的情况。务必告诉他们具体的原因。比如,“这个本子更厚,质量更好。相对于你那个更实用不是吗?不过你的那个本子也很可爱。”
相信我,不要强硬的去反对,也不要过分去溺爱。你的孩子将来会很感激你们给予的他们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