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事情是像自己以为的那样的,尤其是不好的事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甄宓喝下曹丕第二次赐给她的毒酒之后,她释然了,压抑了十六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活结束了, 她终于重获自由。在她知道她是曹操为了让曹植跟曹丕争太子之位的一枚棋子这个真相的一瞬间,内心的哭变成了皮肉的笑:自己珍视的一生的自由却终究成为了一个笑话,她以为她不争不夺,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平安了,结果却不是她以为的那样。在郭照流产的时候,曹丕痛心疾首,直接判断就是甄宓害她,原因是嫉妒。可结果并非如此,也险些造成终身遗憾,聪明的人尚且会犯这种推断性错误,我们更不能免俗。
不知我们平日里做了多少不好的推断,有些我们后来验证了,有些没有验证的,这些不好的推断便是自己的烦恼。比如,我总是推断妈妈爱弟弟比爱我要多一些,也因此我会跟妈妈使性子,总是说些不中听的话来伤她,直到这周我病了不能回家,弟弟也在家发烧,妈妈一天除了要上班还要照顾弟弟,还没忘一天三遍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的时候,我知道曾经自己的推断错了。妈妈并不是爱谁更多一点,而是在她心中,我已经长大了,平日里已经有能力照顾自己了,所以对我的关注和嘱咐也要更少一点。而我却误认为这是偏爱儿子的借口。
那天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个子不高的妈妈带着年龄相差不远的两个女儿,姐妹两个并排坐着,小女儿一看就是古灵精怪的,一边拉拉外公的手一边撒娇“姥爷坐”,让外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外公拗不过,只好坐上座位抱着她。我能看出旁边大女儿(也不过四五岁)羡慕与期待的眼神,默默地看了看在外公怀抱里尽情撒娇的妹妹,满是羡慕。小女儿虽说在外公怀抱里,也一会儿都不老实,一会儿要这样,一会儿要那样,站在一旁的妈妈本就有些不耐烦了,不巧这时候大女儿终于鼓足了勇气,学着妹妹的样子也跟妈妈哼哼撒娇想要抱抱,不料却换来一声怒吼:你又吵吵啥,老实待着!大女儿悻悻地地下了头,满是委屈。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感觉自己被整个世界忽略了,没有人爱,我开始同情那个这个不过四五岁的小女孩,以为我知道这样的情景在她家肯定不是一次两次的出现,将来的一天她可能会埋怨妈妈当下的行为让她变得特别不自信,但是我也期望,将来的她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站起来战胜这份怨,我也坚信,终有一天,她会和我一样明白,那不是偏爱,而是常性。